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日是貴州臺江苗族的姊妹節(jié),是姊妹、親朋、青年男女聚會的美好日子。這是最古老的節(jié)日,嫁出去的女子回到娘家聚會,唱著古老而憂傷的姊妹歌……這也是最年青的節(jié)日,青年男女歡聚一堂,自由的選擇心中的愛侶……
姊妹節(jié)是貴州清水江流域苗族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 行。它來源于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群聰明美麗的苗家姑娘,雖然到了結(jié)婚 的年齡,卻一直不得婚配,大家晝夜商談,一致認為是當?shù)靥Ф斐傻。?是她們商定,每人拿出一些米,一起聚餐,唱歌跳舞,吸引遠方的小伙子。聚會 這天,她們開展了苗家喜愛的斗牛、賽馬、 踩蘆笙、踩鼓等多種活動,果然引來了四方的眾多后生。姑娘們殷勤款待,別時以糯米飯相送。一來二去,小伙子 們都找到了心上人,姑娘們的宿愿也得到實現(xiàn)。此后,姊妹節(jié)便流傳下來。節(jié)日 清晨,姑娘們先到田里捕蝦,準備“姊妹飯”。早飯過后,她們便帶上“姊妹飯” , 成群結(jié)隊地來到游樂場。有的在人群中擠來擠去,有的羞答答緩緩挪步,有的含 笑佇立,任憑人們欣賞評論。大膽的小伙子們則跑前跑后,暗自選擇意中人。還 有的姑娘與一群后生擺開陣勢,以歌對仗。此時,小伙子要想討得一點“姊妹 飯”, 就必須在對歌中戰(zhàn)勝對方。
每年三月十五的貴州苗族“姊妹節(jié)”,又稱“姊妹飯節(jié)”,是指貴州省臺江縣、施秉縣以及劍河縣部分地區(qū)的苗族人民在每年春季由婦女們主持的吃姊妹飯的節(jié)日。具體時間又因地而異。節(jié)日禮儀古樸獨特,最為典型壯觀的要數(shù)清水江畔臺江縣施洞地區(qū)農(nóng)歷三月十五至十七的苗族姊妹節(jié)。節(jié)日以青年女子為中心,邀約情人們相聚同吃姊妹飯、跳踩鼓舞、游方對歌、互贈信物、訂立婚約,真實地展現(xiàn)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變遷過程中男女情愛生活景象。此間,古老悠久的苗族歌舞服飾藝術(shù)、剽悍驚心的舞龍斗牛娛樂活動,寧靜溫馨的農(nóng)家田間生活與追求返璞歸真的現(xiàn)代旅游活動交織互動,被喻為“藏在花蕊里的節(jié)日”,是“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jié)”,正成為大西南現(xiàn)代旅游經(jīng)濟的一道亮麗風景。 姊妹節(jié)的傳說及流變
苗族姊妹節(jié)的范圍較廣,幾百個村寨十幾萬苗族在禮儀習俗有所繁簡或大同小異,在傳說上也略有不同,究其來由的傳說,主要有以下三種。
1、相傳臺江縣的革一地區(qū),有一個苗族大寨,寨子里的男子們每年都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打獵,很久很久都不回來。寨子里還有眾多的婦女孩子和七十個如花似玉的姊妹。婦女們勞動回來就養(yǎng)兒育女,過著她們永遠也過不完的日子。姊妹們上山摘果與下田勞作,在家姊妹們還紡紗織布織錦與挑花刺銹,他們織出來的布箱子都裝不完,他們織出來的彩錦啊,比天上的彩霞還美;他們繡出來的花,蜜蜂蝴蝶都飛來駐留,可是七十姊妹們總還覺得缺少了什么,心里總是暢快不起來,因為她們已經(jīng)到了豆蔻之年了。于是姊妹們又相邀去開田,她們選擇了一個水源豐富的地方,把心思轉(zhuǎn)移到開荒造田方面來,開啊開啊,開出了一塊好大的田,從這邊田勝望不到那邊田勝了。于是她們在田里放養(yǎng)了很多很多的魚,春天來了,他們在田里播了糯米種子,秋天到了,她們打下的糯谷裝滿了一倉又一倉,釀出了一缸又一缸的糯米酒。吃喝穿戴都有了,可姊妹們總還覺得缺少了什么,很少有歌聲笑語。老人們看出了姊妹們的心思,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建議她們把吃不完的糯米和喝不完的糯米酒保存起來,待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用精米制成糯飯,再到田里捉來魚蝦殼螺螄設(shè)宴,招呼遠方的青年男子前來吃姊妹飯喝酒跳舞交誼擇偶。第二年確實通過這種形式,有部分妹妹還選上了如意情侶而高高興興地嫁出去了。以后吃姊妹飯便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節(jié)日。
2、相傳苗族從前居住在遙遠的東方。后來由于人口增多生活困難和災荒戰(zhàn)亂,被迫不斷往西方遷徙,而每逢到一個地方居住一段時間,就有一部分姊妹要嫁出去,再次遷徙嫁出去的姊妹就回不到家了。相見時難別亦難啊,于是他們決定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里,到田里捉來魚蝦,相邀已嫁出去的妹妹們回來和未嫁姊妹們相聚一起,吃一餐姊妹飯相訴衷腸,然后依依惜別,這樣相習成了一年一度的姊妹節(jié),俗語:吃了一餐姊妹飯,了卻一年相思情。
3、姊妹節(jié)的傳說,主要來自長達五百多行的《姊妹節(jié)歌》。相傳,有兩個姨媽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阿姣,他們倆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后,彼此產(chǎn)生了愛情,金丹一定要娶阿姣,阿姣也非嫁金丹不可。但是,阿姣的父母要讓她嫁回舅家(舊時苗家習俗稱還娘頭)。阿姣不愿嫁回舅家,一定要嫁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別人,一直在等著阿姣。他們?yōu)榱酥邑懙膼矍,天天都偷偷約會。因怕父母和寨老發(fā)現(xiàn),他們倆相約在野外談情說愛。每次,阿姣都用她裝針線的竹籃偷偷地藏著飯帶去給金丹吃。年復一年,經(jīng)過一番磨難和頑強不屈的抗爭,他倆終于結(jié)成了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飯"的典故,即苗語叫帶給情人吃的食物為"藏飯(gad liangl)",漢語意譯為"姊妹飯"。
后來,不知過了多少年,傳說臺江縣施洞地區(qū)有八百個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方有八百個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婦而打單身。老年人們想起了阿姣、金丹吃"姊妹飯"的典故,教姑娘們用阿姣、金丹的辦法,把三丙大塘八百個青年男子邀請來吃"姊妹飯"。這樣,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雙雙、一對對結(jié)成了眷屬。從此以后,吃"姊妹飯"就演變成為以青年男女間挑選情侶為主要內(nèi)容的節(jié)日活動。
施洞地區(qū)吃"姊妹飯"活動十分熱鬧,每年農(nóng)歷三月,當節(jié)日臨近的時候,遠近的苗族村寨都忙碌起來,準備迎接和參加這一年一度的盛大節(jié)日活動。
農(nóng)歷三月十三日,各村寨的苗族姑娘們,都上山去采擷染糯米飯的黑樹葉子和黃花染成黑黃或多色的糯米飯。十四日前晌,姑娘們都下田里去捕魚撈蝦(不管是誰家的田);后晌,姑娘們每人拿來一大碗彩色糯米飯、兩個鴨蛋(炒蝦子用的)和一些錢(多少不拘)用來買鴨。為什么只要鴨和鴨蛋,而不用雞和雞蛋?因為鴨能過河,象征能過到彼岸與情人成雙。這一切準備齊全了,年齡相近的姑娘們都分別各自集中到一戶人家里(最好是沒有男孩子或男孩子很小的人家,這才好接待外地來的男朋友),然后夜里就在那兒與外地來的男人們共吃"姊妹飯"。飯后,大家相約到村中的廣場上或巷閭?cè)コ枵勄,通宵達旦。
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是節(jié)日的正式活動時間,也是熱鬧的高潮。白天,姑娘們都身穿漂亮的衣裙,佩戴著華麗的銀飾,到郎西(地名,漢譯楊家坪)去觀看斗牛、斗雀;同與自己一道吃"姊妹飯"的男子們跳蘆笙和跳木鼓舞;夜里,又象十四日夜那樣,男女相聚在村中廣場或巷閭唱歌談情。這時,姑娘們(分作不同年齡的許多批)用竹籃盛著各人的彩色糯米飯團和魚、肉、鴨蛋等禮物,贈送給兩天來陪伴她們的男子們。到來年姊妹節(jié)時候,這些青年男子們,集體籌錢買了禮物(繡花絲線、綢緞等等)盛在姑娘們?nèi)ツ曩浰投Y物的竹籃里,帶回贈送給姑娘們(叫還竹籃)。如此經(jīng)過多次的你來我往,使相互間的了解加深,進而產(chǎn)生并傾訴愛慕之情,最終結(jié)為伉儷。
現(xiàn)在,姊蛛節(jié)前幾天,姊妹們就到山野里,采來南燭木葉。姊巔、蜜蒙花等各色花草,分別用冷水浸漬和用水煮的方法,制成黑紅黃綠各種花草汁液。然后用這些汁液分別浸泡糯米。一兩天后,這些汁液完全滲透了糯米,再取出分別過濾,再用清水沖洗去表百多余的色彩汁液,然后將這些分別浸泡好各色糯米調(diào)勻,上甑蒸熟,就成了晶亮芬香的五彩姊妹飯。這種用各種野花草清對取色制作的姊妹飯,不但色彩繽紛、芳香可口,而且久放不便不壞。還具有明目健身,滋補強身功效,是節(jié)日期間與親朋好友共享與相贈的特殊食品。
西江苗寨位于貴州凱里的東南,從雷山路口折向東北,位于雷公山東北面,距州府凱里39公里。是全國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戶。所以稱為“千戶苗寨”。[url]西江[/url],是苗語“雞講”的..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