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是散點透視的中國畫,處處都有心動的看點。王涵,混跡江湖的重慶女子,為自己取名“小癡”,而碼頭,是她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朝天門的老臺階已經(jīng)被江水和擺渡人打磨得沒有了棱角,坐著尤其舒服,在小癡眼里,那是“壘得歪歪扭扭的麻將牌”。
小癡告訴我,重慶人說起嘉陵江和長江一般不說“江”,統(tǒng)統(tǒng)叫做“河”,常用的口頭禪就是“去河邊玩”。“夏天流行放灘,男人們順著河往下游,到洄流的地方再上岸,看誰放得遠!遍L江截流之前,距離朝天門碼頭不遠的江心洲珊瑚壩是一塊寶地,每到周末,重慶人沿著江灘直接走到壩上,放風箏、遛狗、野跑、耍朋友,甚至還有個跑馬場;壩上有茶攤和排檔,能吃到地道的豆花、涼粉和涼面。
擺渡船?恳柏埾偃唆~貫而出,沿著只容一人通過的曲折棧道,爬上近20米高的堤壩,像是在合力舞動一條蜿蜒的龍。小癡自顧自玩起了拴在堤壩上的鐵鏈,這樣的情節(jié)在《瘋狂的石頭》里依稀可循:片中,江邊兩個老頭在用太極手法推鐵鏈,鐵鏈碰撞出的巨響讓人誤以為是某種絕世武功;其實,不過是這座城獨有的碼頭晨練罷了。
走完碼頭,接著上梯坎。梯坎是重慶特有的風景。按照地勢的高低,重慶分為上、下半城,連接兩個半城的就是梯坎,也就是上下蜿蜒、陡峭曲折的石階路。走一段階梯,就有一處地勢相對平緩的臺地歇腳,有臺地就有人家;如同梯田一樣,梯坎將上下半城分割成眾多板塊。
其中最著名的梯坎,無疑是位于渝中較場口的十八梯。從山腳到江邊,數(shù)下來剛好是十八個平臺,于是得名。“下梯”之前,就已經(jīng)先行感受到上、下半城的文化差別:較場口位于山頂,景觀開闊的小廣場上,許多人圍成一個個小圈,不需要桌子就能完成一場場怡情的牌局;一旦走進十八梯梯口,人群不見了,行路人倏然成為一條線段,分散到梯坎的深處。
吳婆婆在十八梯已經(jīng)生活了幾十年,不少附近的老重慶都認識她,緣于她所開的一家客棧。我是在行進到十八梯中段時無意中找到她的,在此之前,老榕樹根旁的藤椅老人、茶館里飄出的川劇幫腔、順著臺階跳房子的娃娃、斜坡上的串串香攤檔、3元洗頭的露天理發(fā)攤已經(jīng)讓我嘖嘖不已——突然間,一片彩色的院墻從整體青灰色的十八梯氛圍中跳了出來。
這就是吳婆婆的客棧。院內(nèi)樹梢和院墻上點綴著漂亮的氣球、面具、彩帶、圣誕樹、塑料花、玩偶,走在十八梯的每一個過客都會眼前一亮。不知道的人,或許還以為是某位藝術(shù)家信手拈來的生活杰作。
“十八梯很長,走過的時候大家看看,心情會好點!边@是吳婆婆的簡單心愿。這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依然保持著少女的容裝,麻花辮子,藍靛上裝,大紅圍巾。走進防空洞式的院門,里面隔開的小間住著幾位住客,雖顯雜亂但很有人情味。閑聊之后才知道,吳婆婆其實只是一個生活并不富足的拾荒者,院墻的“彩妝”全部是回收來的廢棄品,客棧房租3元,接待的大多是鄰近省市的打工者。
如果十八梯是江湖,吳婆婆怎么說也是個有情有義的隱者;而且,她有自己的方寸江湖——后院狹窄的地方被她辟出一塊花園,面積恐怕只有八仙桌大小,卻是花香滿徑。
重慶簡稱渝,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東部,長江上游,全市面積8.2萬平方公里,是我國面積最大、行政轄區(qū)最廣、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轄市。重慶轄區(qū)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以丘陵、低山為主,平均海拔為400米。重慶市區(qū)坐落在長江..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