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一座山水名城,三向環(huán)山,一面臨水,玲瓏剔透的處處展現(xiàn)出秀美的風姿。潮州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東晉時代被辟為潮陽縣治以來,一直是嶺南地區(qū)的一個重要區(qū)域統(tǒng)治中心。
得益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潮州也是歷代貶謫官員理想的安置場所,更是流放嶺南蠻荒之地者的必經(jīng)之路。這些朝廷政治斗爭的失意者給這片土地最早帶來了中原文明,融合地方文化,漸漸地繁衍成長。由此醞釀而成的潮汕文化獨具特色,并隨著人口的遷徙,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滿懷對潮汕文化的景仰和向往,也為著追溯唐代學者韓愈先生的足跡,在春節(jié)期間展開了我們的潮州之旅。
一月二十八日,大年初二。由揭西縣五經(jīng)富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揭陽市區(qū)行國道前往潮州。天色依然陰沉,不時有零星小雨飄落。沿途路邊都是連綿的街市,一派商業(yè)繁盛的景象。兩旁幾乎看不到樹木,更沒有山嶺坡地,沿海地區(qū)的地勢非常平坦而且開闊。
我們到潮州已是下午三點多,也許是太靠近汕頭的緣故,在潮州想找一間較為舒適的酒店不容易。我們已決意要住在潮州,以便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充分地體驗這座歷史名城的韻味。費了一番周折,總算找到了潮州迎賓館,一家四星級酒店,也就安頓了下來。稍事休整,就迫不及待地要探索潮州的風景名勝。駕車在市區(qū)內(nèi)穿行,街道顯得有些陳舊而雜亂,有很多的人力或機動三輪車在大街上行駛,夾雜在機動車之間,讓人不禁為騎車人的安全而捏把汗。
廣濟門城樓是我們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潮州保存了相當長的一段古城墻, 青磚砌成的高大城墻宛然靜臥在韓江岸邊, 歷經(jīng)修繕, 依然保持著當年的威武雄姿。廣濟樓始建于明朝,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城樓其實是民國時期重修的。樓高三層,紅墻碧瓦,雕梁畫棟,顯得雄偉壯觀而又別具特色。潮州是歷代州府治所所在地, 然而并非兵家必爭之戰(zhàn)略要地, 故所經(jīng)歷戰(zhàn)亂必少, 一些古建筑也能逃過兵火之焚, 得以保存至今。到廣濟門時, 太陽已經(jīng)下山, 天色慢慢的黯淡下來, 剛剛下過雨的路面有點潮濕,漫步在城樓上, 陣陣冷風吹來, 冷颼颼的讓人充滿寒意。
正對廣濟門城樓的是廣濟橋, 橫跨韓江的東西兩岸。廣濟橋是一座古老的橋梁, 始建于南宋乾道6年(公元1170年), 自古以來是粵東通往閩浙地區(qū)的一條咽喉通道。廣濟橋的設計很巧妙, 靠河岸的兩邊是由橋墩連接的帶有亭臺樓閣的風雨橋, 中間則是一段用船只連接起來的浮橋。開合自如的浮橋,在方便韓江兩岸交通來往的同時,也兼顧了韓江水道的通航需求。廣濟橋建成數(shù)百年來,對促進當?shù)丶爸苓吷虡I(yè)發(fā)展功不可沒。
站在城樓上俯瞰韓江,清澈的江水緩緩流淌,似乎能聽見潺潺的水聲。船只在江面上穿梭駛過,韓江依然是一條繁忙的水道,以前是忙于商業(yè)運輸,現(xiàn)在也許更多的是觀光游艇。迎著日暮時分江面上吹來的陣陣寒風,真切地感受到“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的深邃意境。極目遠眺,暮色蒼茫的遠山只留下淡淡的身影,冬天的景色縱然是美麗,也多少帶給人一絲凄涼的滄桑感覺。夜色更加陰沉,城里萬家燈火亮了起來,橋面上也點起了盞盞燈籠,在暮氣中透出點點紅色的亮光,將河的兩岸連成一線。
從廣濟門城樓下來,看見一家廟宇,門面造型獨特性,頗似東南亞一帶寺廟的風格。旁邊是饒宗頤學術館,饒宗頤先生是生于潮州的一代文化名人,著名國學大師。在潮州的這幾天,游覽各處文化勝跡象,常常可以看到饒老先生的墨寶大作,盛名之下,實有所歸。
廣濟樓的周邊是潮州的古老城區(qū),保留了很多的騎樓建筑,也有一些是近年新修建的。街道店鋪林立,已規(guī)劃成步行街,不許機動車穿行。街道上有很多的石雕牌坊,用來彰顯一些曾經(jīng)官位顯赫的人物,科舉功名及曾經(jīng)擔任的各種官職一一鐫刻在上方,極其榮耀。街上的商店大多是經(jīng)營旅游紀念品,或者是地方土特產(chǎn),總之是以為游客服務的居多。潮州以其美食名揚海外,糕點也是極具特色,有名的食品店門前常常可以看到排成長隊的顧客,美食的魅力確實不小。
第二天一早,我們前往開元寺。這座占地寬廣的千年古剎,位于潮州市區(qū)的中心,是海內(nèi)外佛教受眾心中的圣地。開元寺始建于唐玄宗開元年間,一千多年來,屹立嶺東,香火鼎盛,聲播四方,名揚海外。
早上大約八九點鐘的光景,很多店鋪剛剛開門營業(yè),街道上的車輛漸漸的多了起來。今天還是春節(jié),出來逛街游玩的人真不少。費了一些周折,終于在一條繁華小街上找到了仰慕已久的開元古寺。寺院的門口的停車場已經(jīng)停滿了來自各地的車輛,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車位將車停放妥當。游人已經(jīng)很多,還不斷有載著旅行團的旅游車陸續(xù)開進來,真可謂是冠蓋如云,想必他們當中一定有許多是遠道而來進香的虔誠信徒。
寺院的大門簡單古樸,一塊“嶺東佛學院”的牌子分外醒目,彰顯其在佛學領域非同一般的地位。進入院內(nèi),已是人如潮涌,各個佛殿之前,香煙繚繞,善男信女在叩拜之余,心中莫不各懷愿望,祈望佛祖眾神的庇護賜福。前來進香祁福的,以女性居多,有青春年華、花枝招展的妙齡女郎,更多的則是衣著樸素的中年婦女,還有的是帶著兒女前來燒香的,或許是祈求孩子能在升學考試成績中拿個好成績,或許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將來可以出人頭地。
中國經(jīng)濟突飛猛進的當下,人們在享受日益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也面臨了越來越大的壓力,社會的各個階層莫不如此。這種壓力或者來自工作,或者來自家庭和個人的生活。這也許就是社會轉型時期不可避免的一種陣痛吧,宗教信仰其實是充當了舒緩這種苦痛的一劑絕好良藥。寺廟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一方面是得益于旅游業(yè)的繁榮昌盛,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有了更多的信眾為基礎。治世則寺廟興盛,名山大川為之占據(jù);亂世則百廟凋零,兵火之下,雖佛門圣地亦難以獨存。開元寺今日旺盛的香火,不正是應驗了這樣的一種規(guī)律嗎?
寺院里面的樹木枝繁葉茂,剛剛度過寒冷的冬天,卻已經(jīng)是綠意盎然,吸引了眾多的游人在樹旁合影留念。寺廟里面據(jù)說有很多自古流傳下來的鎮(zhèn)剎之寶,有宋朝鑄就至今猶在敲打的鐵鐘,有明朝時期雕刻的千佛木塔,更有一些已數(shù)不清年代的歷代碑文刻石。開元寺深沉的文化歷史積攢由此可見一斑,我也借此機會細細瀏覽。
寺廟有三進,第一進是天王殿,第二進是大雄寶殿,第三進則是藏經(jīng)閣。大雄寶殿里面正在做佛事活動,誦經(jīng)聲伴隨著悠揚肅穆的佛教音樂縈繞大堂,眾人們在蒲團上或跟隨著僧侶們的動作,雙手合十,或站或跪,極為虔誠。人很多,不斷有參觀的有人融入到跪拜的隊伍中,這樣的儀式,莊嚴而肅穆。
從里面穿過大雄寶殿,后面就是開元寺的藏經(jīng)閣,大概是正在展出文物或是字畫,進進出出的游人很多。里面收藏有一部清朝乾隆年間刊印的佛經(jīng)《龍藏》一部,據(jù)說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完整版本。藏經(jīng)閣的前面有一個很大的鑄鐵香爐。爐體周邊鐫刻了“開元鎮(zhèn)國禪寺”的字樣,不知是否年代久遠的文物。
在寺廟內(nèi)轉悠了一圈,一一瀏覽了各處勝跡,置身于這鐘濃郁的佛教氛圍之中,我不由得感慨神佛的魅力,得到這么多人誠心誠意的頂禮膜拜,或者真的有一種神奇力量在冥冥之中左右眾生?游人香客越來越多,看得出來有不少是從外地遠道而來來的,更有一些是來自港澳海外,潮州開元寺在粵東地區(qū)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天王殿門前的一副對聯(lián)恰如其分的作了一個評價,聯(lián)語是“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開元寺已經(jīng)成為潮汕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
出了開元寺,下一個景點選擇了鳳凰古塔。鳳凰塔佇立在韓江東岸,緊鄰涸溪,是潮州的又一處歷史勝跡,屬潮州八景之一。不知何故,潮州似乎與鳳凰有某種特別的因緣,除了眼前這個鳳凰塔外,還有一處景點叫鳳凰臺,相距不遠,隔江而望。鳳凰塔的旁邊是一條通往郊外的鄉(xiāng)村公路,塔對面的路邊生長著一棵高大的木棉樹,枝繁葉茂,為孤單的古塔增添了一些生機。
從路邊走下去,進入江邊的塔基,游人很少,古塔突兀于水濱路邊,形單影薄,顯得異常冷清。塔的旁邊立了一塊石碑,標志著這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細讀碑文得知鳳凰塔始建于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進行了重修。
鳳凰塔的入口正對韓江, 門口的對聯(lián)相傳是明朝萬歷年間潮州知府郭子章所題,聯(lián)語為:
玉柱擎天鳳起丹山標七級
金輪著地龍蟠赤海鎮(zhèn)三陽
意指眼前的七層高塔如玉柱一般,聳入云天。上聯(lián)的“鳳起丹山”應是出自《山海經(jīng)》: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鵠,五彩,名鳳凰。遠看高塔又猶如巨龍一般,盤踞在與南海相接的韓江之濱,俯瞰三陽大地,鎮(zhèn)守一方。這里的“三陽”指的是潮州轄下的海陽、潮陽、揭陽三縣。確實是一副絕妙的楹聯(lián),氣勢磅礴,栩栩如生的描繪了鳳凰塔的雄姿。
順著塔內(nèi)的彎梯往上攀爬,每一層平臺都是一個極佳的觀景臺。好不容易爬到塔頂,已是氣喘吁吁,雖然此時初春的天氣還有點冷,也已經(jīng)是大汗淋漓。環(huán)繞鳳凰塔頂端有觀境平臺,站立上面,迎著徐徐吹來的清風,沐浴著正午暖暖的陽光,不禁讓人心曠神怡。遠處的山嶺連綿起伏,與藍天白云相接;腳下的韓江平靜如鏡,煙波微茫的水面一望無際。涸溪已是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名符其實,寬闊的河床上長滿了青草,只能看到河道中間的涓涓細流。在涸溪的南岸,有一大片看似古老的民居,瓦頂屋檐具有濃郁的潮汕風格。
一天之內(nèi),走遍了古城的大街小巷,游覽了數(shù)處風景名勝。潮州的水色山光無疑是讓人賞心悅目的,然而更令我難以忘懷的是這里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淀,有如一壺醞釀已久而又清新動人的美酒,使人沉醉。
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稱。同時又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著名僑鄉(xiāng)、中國瓷都、中國晚紗晚禮服名城、國家日用陶瓷特色..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