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頂燈
和尚”頂燈又叫“百佛”頂燈。是三門峽黃河風情表演中的一個“絕活”。表演者是三門峽市湖濱區(qū)向陽村的一百名普通老百姓。表演時,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頭頂碗燈,手搖芭蕉扇,腳踏梅花步,在行進中以不同的隊形變換不同的花樣和圖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表演者那虔誠、滑稽的神態(tài)、表情足以讓觀賞者充分領(lǐng)略到那一份“佛法無邊”的無窮魅力。表演主要靠眼力、頸力,自始至終講究一個“穩(wěn)”字。
以高、難、險著稱。其實這種表演來自一個傳說。相傳,東漢時,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陽講學,途經(jīng)陜州時,各寺方丈、主持都跪道迎留講經(jīng)。
因那高僧學識淵博,講的聽者是如癡如醉,這便引得那欲罷不能,一直待到京都復旨來催,眾人這才如夢方醒。因怕誤了事,眾僧人便趕忙連夜送高僧入京,誰知此時卻將老百姓引將出來。眾僧陣腳大亂,一時不知所措,這是,只見一和尚,從燈籠中取出燈碗來,放在自己的頭上頂著,雙手合十向著眾百姓,口中念著“阿彌陀佛”,眾僧也趕忙效仿,就連那高僧也連連口稱“善哉,善哉!”。原來佛教有一個規(guī)矩,僧人遇見俗人便要行雙手合十禮,否則為犯戒。
可是,當時眾僧們都提著燈籠,要不是那個機靈和尚想出這個既能照明,又能騰出雙手的招數(shù)來,恐怕后果就很難估計了。為了感念這位小和尚,每逢正月,陜州城內(nèi)的僧人們都要頭頂碗燈講經(jīng),以光大佛門。頂燈“絕活”就這樣流傳了下來。現(xiàn)在,向陽村的老百姓在元宵節(jié)前后經(jīng)常表演玩耍。
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陜西三省交界處,是伴隨著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的建設(shè)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相傳大禹治水,使神斧將高山劈成“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