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候故里,即漢初三杰之一的韓信出生和成長的地方,位于淮安市楚州區(qū)內;窗彩谐輩^(qū)自秦置縣(公元前221年,當時叫淮陰縣)至今有2200多年歷史,是貫通南北的大運河上的重要都市之一;窗彩凶怨琶溯叧,素有“九省通衢”“入京孔道”之稱。李白、杜甫、白居易、劉長卿、蘇軾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淮安留下許多華美的詞章。秦時古淮陰治所在地設在楚州區(qū),因此古淮陰指代的就是今天的楚州區(qū)及其周邊地區(qū)。
楚州區(qū)胯下橋
明萬歷年間,淮安府的主政者在今楚州區(qū)修建了胯下橋木牌,并于清同治丁卯年重建。 1978年,當時的淮安縣(即今楚州區(qū))人民政府撥款重建,在竹制木牌坊上,橫寫著三個遒勁的隸書大字:“胯下橋! 漂母祠、韓候釣臺、韓候祠,與胯下橋情況仙童,均遷建在河下鎮(zhèn)的古運河堤上。它們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重建。明清時為南來北往的游客必經之處,清人劉培元的《韓侯釣臺記》中說道:“淮陰故城偏在一隅,游跡罕到。而此臺孤懸,往來憑吊無虛日!庇涊d了這些后人所作的韓信遺跡當年的盛況。
楚州區(qū)韓侯釣臺
在古運河楚州區(qū)段的堤岸上有一座高聳的牌坊,上面鐫刻著“韓侯釣臺”幾個鎏金大字,頗為醒目。牌坊下有一亭,亭左側是漂母祠,下首就是韓侯釣臺。韓侯釣臺為一磚砌亭,前豎書“韓侯釣臺”,背面則有淮安縣人民政府所撰的“重建韓侯釣臺記”一文。
楚州區(qū)漂母祠
漂母祠為一民房式四合院。正屋面南三間,硬山隔扇直欞窗。正堂供奉漂母塑像。左右聯(lián)書寫著:“人間豈少真男子,千古無如此婦人!遍T前的楹聯(lián)更是工整:
一飯食韓信,巾幗絲巾早把黃金輕糞土;
千秋拜遺廟,淮流堤旁有誰青眼識英雄?
這里環(huán)境幽靜,景色宜人,一年四季皆有綠色,鮮花常開,幽香暗送,來此游人小憩片刻,如同置身畫中,是淮安重要的旅游勝地。
楚州區(qū)韓候祠
在鎮(zhèn)淮樓的東北方,座北朝南,原為三進花園式建筑,在正殿上,有韓信坐像,兩側有侍童分立左右。殿內懸掛著“乃白精心”、“國士無雙”、“興漢三杰”等牌匾,兩面山墻上鑲嵌有韓信事跡和明人題刻。后漸湮廢。
1982 年,當時的淮安縣人民政府撥款對尚存的后殿進行了大修。重建了圍墻、門樓。門樓上首鐫刻著“漢韓侯祠”的隸書大字,重建的正殿為單檐硬山隔扇,仿漢建筑風格,顯得古樸莊重。殿內重塑了韓信像,修復和添置了一批文人題刻。院內廣植花草,栽種青松翠竹。
江蘇省淮安市位于江淮平原中東部,江蘇省中北部,地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窗彩须`屬于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帶,市區(qū)東距黃海海岸線僅100多公里,通達億噸大港--連云港港和鹽城大豐港兩個沿海開放港口均僅需1..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