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門外東岳廟前神路街,名字來歷很簡單,就是東岳大帝巡游所走之路。明清兩代,每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東岳大帝誕辰,除了官民都去敬香趕廟會外,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東岳大帝出外巡游。
神路街牌樓南邊約一公里是日壇公園。日壇公園是北京的五大壇之一。始建于明朝嘉慶年間的公元一五三零年,最初叫祭日壇。是明清兩代帝王朝拜太陽神的地方,公園的中央現(xiàn)在還保留著一個經(jīng)過修葺,據(jù)說是用于祭祀的壇,四周圓形的圍墻,四面都有欞星門,紅墻綠瓦漢白玉的欞星門,被掩映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松柏中。
北欞星門外有神廚,神庫,鐘樓,東北角有宰牲亭,宰牲亭是宰殺牲畜的地方。用牲畜當(dāng)貢品在古代帝王們祭祀活動中是常見的,亭中原有一口井,后被填平。東欞星門和南欞星門外的周圍都是森森萬樹的側(cè)柏,這情景在蔣一揆的《長安客話》中曾有過描述,西欞星門外的西北角有具服殿。
正對著西天門的地方有燎爐瘞池。中間有一條筆直的大道約二百米,現(xiàn)在它是日壇公園里一條很普通的路。當(dāng)年這里鋪著潔白的漢白玉,這段路就被稱“神路”。是帝王們每年春季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一段路。皇帝是“天子”,他的活動與上蒼的諸神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大概是這原因,于是他在人間的路,被稱為“神路”,如今那條路上的漢白玉已有些凸凹不平和斑駁破損,帶著明顯的歲月痕跡,據(jù)傳明朝以后的歷代皇帝每年春分,都在這里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
日壇博物館的資料中還能反映出當(dāng)年盛況,皇族東出朝陽門一路浩浩蕩蕩,經(jīng)朝外的神路街穿過三間七樓琉璃牌樓,穿過這個牌樓,直奔日壇。牌樓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一六零七年,晚于祭日壇七十多年。
總體來說明朝社會彌漫著腐敗之風(fēng),媚主、整人、弄權(quán)、索賄遍及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先是宦官當(dāng)?shù),中間一段是奸臣把持朝政,最后又是宦官當(dāng)?shù)。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自然不乏逢迎拍馬的事例。迎合皇帝的心理,就有人在朝外大街的牌樓上的橫匾刻下“永延帝祚”幾個字,單從字體上看,它遒勁有力,無疑是大家書法的經(jīng)典之作。但它卻隱藏著作者攀龍附鳳的陰暗心理。結(jié)果明朝的“國祚”沒有永延。
38年后,它的江山,隨著李自成的農(nóng)民起義軍鐵騎踏過北京城,墻櫓灰飛煙滅。同國子監(jiān)的大樹“鋤奸柏”一樣,留下了一段笑柄,也留下一座古老的牌樓。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