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山島
景點位置:東南湖區(qū) 蜜山島
景點簡介:
蜜山島,是千島湖中一座充滿禪味的小島,面積僅0.36平方公里。島上山頂有一座蜜山禪寺,“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那里。有人曾以“碧湖青山藏古寺”來形容蜜山島,的確,自古以來蜜山就是一處佛教勝地,近年來又得到大規(guī)模的治理,如今已成了一座獨具神韻的湖上仙苑。 蜜山島得名:據(jù)明嘉靖《淳安縣志》記載:“蜜山在縣東南安撫鄉(xiāng)茶坡,有蜜出水空石滹中”因而得名。民間又有這樣一說,以前山下就有一座馬石廟,主持和尚姓蜜,是個高僧,曾為人們趕走了東海作惡多端的孽龍,到了北宋開寶年間,人們?yōu)榧o念他,在山頂創(chuàng)建了“蜜山禪寺”,從那時起,蜜山的香火就一直不斷,于是山因人傳而得名蜜山。
吟詩亭:1963年,時任人大副委員長的著名詩人郭沫若陪同尼泊爾議長暢游新安江水電站時,聽說以前這兒就是茶園二十五里青山,唐代靈一禪師在此留下過《與元居士青山飲茶》的詩劇,于是便登上蜜山,在這里即興吟誦了“西子三千個,群山已失高。峰巒成島嶼,平地卷波濤。電量奪天日,降威絕旱澇。更生憑自力,排灌利農郊”的佳句。右邊不遠處,是原水利部部長、新安江電站大壩總設計師劉瀾波的墓地。
神泉:古時“洗缽池”遺址,俗稱“神井”。井中之水便以“神泉“命名。傳說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最早一個和尚時,還老老實實到新安江里挑水上山;后來又來了一個和尚,那就抬水上山;最后來了第三個和尚,于是就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愿意下山取水,結果大家都渴倒了。這時仙人鐵拐李云游到此,看到他們的可憐相,起了憐憫之心,就把鐵拐往地上一戳,點化了一口泉水。三個和尚由此得到感化,便由懶變勤,從此同心協(xié)力,打石筑路,自此泉水就變得異常甘甜,后人便稱之為“蜜泉”,山頂有水本是個奇跡,加上這里的水味道甘美,這更是奇中之奇了。有了這段記載,這口井便被世人神話了,1983年這里被再度開發(fā)為旅游風景名勝時,特地為這泓神泉護以石井圈,并以“蜜山神井”而名之。 有道是:心誠感得石頭開,手勤叫得清水來。
三個和尚圓寂塔:到蜜山不拜謁三個和尚的圓寂塔,那就等于虛有此行。圓寂塔就在望波亭前不遠處的半山腰中,塔高約3米,呈六角形,塔身用6塊長方形凝灰?guī)r(即茶園石)砌成,樸實無華。側畔有兩座墓葬,從前后碑文對照來看,兩墓主為直系師徒關系,均為清代中葉遺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