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有個九彎彎,一腳踢了十三萬、五五郎、十五娘、孫子替爺拜花堂這些民間流傳下來的順口溜,說的就是在清代一個極盡奢華的家族——“三水唐家”。如果在人們印象中的陜西旬邑是一個“窮”地方,那么看看唐家大院,從那細致雕琢出的深深庭院,便足可窺見在這里曾經有過的精致生活。 唐家大院位于旬邑縣(舊稱三水)城東北7公里處的唐家村。在當?shù),每一位村民都能給你講述一段唐家的奇聞逸事。
據《唐氏世系譜》記載,“三水唐家”的祖宗是唐應弼。至于唐家什么時候遷到這里,現(xiàn)已無從考證,但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聲望,是遠近聞名的大地主。他們財大勢大,名揚西陲,商號曾遍及陜西、甘肅、四川、安徽、江蘇、福建等13省50多個縣,人稱“匯兌中國13省、包捐知府道臺銜;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在清嘉慶年間,唐家不過60口人,就有仆人丫環(huán)165人,還備有鸚歌轎(相當于現(xiàn)在的紅旗轎車)66輛,“出門不離車馬轎,全堂執(zhí)事開道鑼”,好不威風!
現(xiàn)在的唐家大院僅有兩進三院,而在唐家鼎盛時期,這里共有院落87個,約2700多間。唐家從道光五年(1825年)開始修建這座唐家大院,每天光做工的鐵匠、木匠、畫匠、普工就有340多名;到咸豐元年(1851年),工程又分為11處,各種工人增至3200多名。直到同治七年(1868年),其間歷時43年,才基本告一個段落。院內建有戲樓、假山、花亭、魚池等,所有門窗都刻有各種圖案,神龕、板隔墻上有“八仙圖”、“二十四孝”,角柱、墻壁上雕有周穆王的“八駿馬”、姜子牙的“釣魚圖”,還有“牡丹、梅竹、菊花、旱蓮花”等等,這些雕刻,造型逼真,情態(tài)各異,給人以舒適清雅之感。
寶雞,古稱陳倉,是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xiāng),周秦王朝的發(fā)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佛骨圣地、民間美術之鄉(xiāng)”美譽。位于陜西關中西部,地處陜、甘、寧、川四省(區(qū))結合部,處于西安、蘭州、銀川、成..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