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的關鍵詞應該首推“百間樓”,這是江南真正意義上的臨水而居,四百多米長的青石板路,講述著“百間樓”的演義:明代禮部尚書董份歸隱南潯后,其孫子與南潯白華樓主嘉靖進士茅坤的孫女結親,迎接新娘的時候,茅坤家嫌棄堂堂董尚書家里的房子不夠寬敞,就遣媒人對董家人說,女方有100個陪嫁的婢女,你家太小,住不下。老尚書說,不妨,我馬上造100間樓,給你家每名婢女住一間。遂依河而建,立屋百余間,故曰“百間樓”。百間樓是江南一帶極為罕見的沿河民居群落。逛百間樓則需一個有著庸懶光線的黃昏,看著溫和的光線將木柵欄的影子拖得老長,烏瓦粉墻也漸漸有了暖意,輕巧通透的卷洞門組成的騎式長街里傳來了自行車清脆的鈴鐺聲,下班的人們在沿河的長廊里趕路,說是趕路,卻也是不緊不慢,一如小鎮(zhèn)與世無爭的生活節(jié)奏。各家的煤餅爐子擺到了河埠頭上,主婦們一邊收著衣裳,一邊張羅著鍋里的菜……無論是三疊式的烽火墻還是拱形的過街卷洞門、水柱廊檐,或是老百姓忙碌的身影,都在靜的像一張玻璃紙般的河面留下了完美的倒影,一河兩岸,隔岸觀景,相看兩不厭。小鎮(zhèn)的傍晚絕無華燈初上的市井喧囂,有的只是蜿蜒不見盡頭的過街卷洞門或枕河人家小屋里橘黃色的燈光,并不亮堂,但“家”的味道卻已是極至……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