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與西遞,同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如果說宏村的靈魂深處有水,那么,西遞的骨髓之中便是商。游走在西遞,商家、商人、商鋪、商品與我們?nèi)缬跋嚯S。它們是那么自然地滲透在西遞的每一個角落,從商的風(fēng)氣,在這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宏村我說水,在西遞就言商吧。
剛進村沒走多遠,我們就撞進了遇見的第一間茶葉鋪。一個小伙子坐在門口,低著頭,將手伸進一只大鐵鍋里,不停地翻動著鐵鍋里的一小撮茶葉。我有點少見多怪,問他:鐵鍋熱不熱?說著想伸手去摸一摸,眼角瞥見小伙子用來吸鐵鍋蒸汽的布,焦黑焦黑的,手便縮回了。我說要炒多久才算好呢?小伙子說:好幾小時,而且要反復(fù)多次的炒。我心里嘀咕,一天不停地炒,也沒多少兩啊,好象不太符合經(jīng)濟效益哦?
我不是愛茶懂茶的人,讓我喝人工炒的黃山名茶太平猴魁,算是暴殄天物。茶葉鋪里,我愛上的是擺放著讓客人品茶時坐的樹墩。原來,這些樹墩都是小伙子的父親做的,他的木雕店就在隔壁。
小伙子繼續(xù)不停地炒著茶,喬和我卻轉(zhuǎn)移到了木雕店。這木雕店有點文藝沙龍的氣氛,墻上掛著許多水彩畫,主題都是西遞的風(fēng)景人物,象來寫生的學(xué)生的作業(yè)。店里很隨意地擺滿了木制工藝品,還有些半成品也堆放在一邊。
師傅四十多歲,笑意濃濃,一見面,說了句很感性的話:能來到我這里,真是緣分啊。讓人覺得不是走進了商鋪,而是參加一場朋友聚會來了。師傅介紹他的作品(產(chǎn)品、商品)時的神情有點象在夸獎自己的孩子。他說他的這些孩子們呀,都是從山里掏回來的,把泥土刷洗干凈,再根據(jù)樹種、形狀、大小的特點,制成花瓶、筆筒、煙缸、凳。。。是啊,它們每一件都很獨特,不管被雕琢成什么,仍然不能掩蓋它們天然的神態(tài)和個性。帶著泥土的氣息、木材的芳香、還有森林的氣味,我真怕它們是老爸爸手中的匹諾曹,會突然間動彈起來,滿屋子地跑。
喬拿起一個筆筒左看右看,愛不釋手,想買,問價。師傅卻說,那是朋友送的,不知道它價值多少,不想賣。喬心有不甘,過了一會再問,師傅有些猶豫,但堅持不知價值很難開價。喬有些失望,奪人所愛非君子,也就作罷。最后我們出門要走,師傅卻忽然改變主意,開了個價。這回,有些失望的是我,因為我倒是愿意看到師傅堅持保留朋友送的禮物。
告別茶葉鋪和木雕店,向西遞村的更深處走去,我們匯入它的無商不歡當(dāng)中。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