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洲村超乎想象地便捷。在瀛洲島上,只要穿過果園就能找到它。跟任何農(nóng)耕村莊一樣,小洲村天然醇厚,這里河道回字形環(huán)繞,民宅自然呈回字形排開,順著河道就能走完整座村莊。逆著人群的方向,我執(zhí)著地尋找和印證我印象中的那個水鄉(xiāng)小洲。還是那“城中村”的特征,馬賽克的房子、異鄉(xiāng)口音的租客、不得章法的臨時棚戶……唯有河流的痕跡頑強地保持著古村落原來的格局。碼頭、巷道、橋梁、廟宇、宗祠、院落,這些地標性的村建也仍在原地未曾挪動。村東北的登瀛古渡,這個從水路進入小洲的古碼頭,如今成了村民休憩納涼的公共空間。碩大秋楓樹下,透過密葉灑下的細碎光斑,映在古渡的臺階、石凳甚至是古城墻上。從古渡開始,水陸分離,而陸上的生活卻處處蘊含“水”趣。
玉虛宮盤香垂懸,青煙繚繞。水鄉(xiāng)的緣故,這座供奉水神真武帝的道宮終日香火旺盛。和很多近水村落一樣,天后也是小洲村民敬奉的神明。盡管天后宮宮門緊閉,門口“經(jīng)濟合作社”的過往遺跡仍在,但小洲水鄉(xiāng)的特殊信仰和民俗卻十分了然。由五塊寬50厘米花崗巖石板鋪就橋墩的“娘媽橋”, 雖無任何雕飾,卻由這簡樸素雅的平常見出“天后”(俗稱媽娘)在水鄉(xiāng)不可或缺的特殊地位。橋,在小洲村簡單而重要,一石橫臥,便喚作了細橋、低洲橋……而唯一有圍欄的古石橋,就像它的形態(tài)一樣突出地有著一個好聽的名字“翰墨橋”。這座明代古橋又讓水鄉(xiāng)在嶺南瓜果的馥郁中飄出一縷淡淡書香。
翰墨橋邊的古老蓮霧樹下的幕南簡公祠堂,好幾次我都忍不住要進去看看,里頭的別樣氣息對我構成了強大的吸引。祠堂已經(jīng)成了一個木雕工作室,在這個傳統(tǒng)宗祠中,工作室的主人用不同的作品構建出古樸又前衛(wèi)的意蘊空間。村民顯然已熟悉并接納了這個空間,他們安然從祠堂門口穿過,就像穿過一戶尋常人家。蓮霧樹下的老太太,坐在祠堂虛掩的門口,擺賣村里的特產(chǎn)楊桃,吆喝招徠,頭頂?shù)臉渖喜粫r跌落爛熟的蓮霧。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