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飄蕩著海腥味的城市性感而又真實,愈夜愈美麗的大連,海上慢享之都廈門,用來呼吸的城市青島,亦如你浪漫忠誠的情人,總在有海的那一邊守候。
1.海上慢享之都——廈門
“一城如花半依石,萬點青山擁海來!睆B門庇萬戶而納百川,城建海上,海在城中,城景相依,山海交融,宜居宜游。
聽得見看不盡的城市
廈門是一個看得見、聽得到,足以并且值得全身心去體驗的城市。看得見的是風景,看不盡的也是風景。
春天赤桐的紅伴著新葉的綠;夏天鳳凰木將紅云點綴在城市的上空;秋天紫荊落英繽紛大街書寫著婉約;冬天三角梅或紫或紅或白,盡情地舒展……
看不盡的風景背后,不是車馬的喧嘩,不是人聲的鼎沸,而是久違的鳥叫聲,是大海的濤聲,是老街銀發(fā)老人們聊天時的閩南語,是戲臺上咿呀的古老南音,更是鼓浪嶼小巷深幽的琴聲。而鼓浪嶼的名稱來歷,也因聲而得,更因鋼琴而聞名海外。許斐星、徐斐平、陳佐湟、殷承宗等一串鋼琴大師的名字足以串起鼓浪嶼的歷史。
要去海邊?隨時可以。自己開車,或是花一元錢坐上環(huán)島的公共汽車,沿路是大海,一路都是風景。被叫作“彩虹路”的環(huán)島路是一個開放的大公園,窮人富人,不分階級,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快樂的方式。情人們喜歡租輛雙人自行車在海邊慢慢騎,心里歡暢。中秋夜里可以來賞月,和對岸的金門共放煙花……
閩南人信佛,因此千年古剎南普陀終日香火鼎盛。初一十五要燒炷香,祈神拜佛。梵音頌經,飄飄仙樂。再登上五老峰,俯瞰廈門市景。也可以只在寺院門前的放生池邊坐坐,買來南普陀的素餅喂喂魚和老烏龜。夏天的時候,滿池子蓮花盛放,綠葉亭亭,秋來也有殘荷韻味可以欣賞。約朋友小聚不必提前幾小時出門,可以慢悠悠、從容容地去。
許多人來到廈門便不想離開,許多人離開了廈門還時常想念,只有在廈門生活過的人,才懂得慢慢生活的美好,不急不躁,可進可退,這也是一門生活的學問。
功夫茶泡開的城市
一個城市的味道,往往是最終停留在記憶深處的東西。廈門的味道像極了街邊隨處可見的功夫茶桌,不需要太過隆重的儀式感,只需要時間。歷史的味道是在中山路的騎樓下,在有萬國建筑博物館之稱的鼓浪嶼的老別墅里,在第一碼頭被掩藏的時光印跡里,生活的味道和海一樣,充滿了整個城市的細節(jié)。功夫茶,寫意了廈門的生活,茶具不重要,是不是上好的鐵觀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茶的時間與心情。小小的杯子,熟練的輪轉,品著品著,一天就過去了,一年也就過去了。
廈門人可謂把茶道中的閑散自得發(fā)揚到了極致:在老市區(qū)的中山路騎樓下到處可見茶桌仔,每戶人家必備茶具,生活在一杯釅釅的功夫茶里有了千般滋味。周末,約上親朋,到金榜山或是狐尾山坐下來,擺開茶具,既可以聊天敘舊,又可遠眺風景。有人打牌,有人下棋,呷幾口茶配(配茶的點心如鼓浪嶼餡餅、魚皮花生等),半日光陰容易打發(fā)。廈門的街頭巷尾還有許多茶館,消費亦不貴,一個包廂幾個小時幾十元或者上百元,幾泡茶,還搭配上幾色小點,這樣的下午愜意而舒坦。
海鮮誘惑的城市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廈門的美食既在人們的想象之中,又在人們的想象之外。無論小吃、中吃、大吃,都離不開海,但決不會讓人生膩。從“吃!钡健昂3浴钡闹虚g,沒有任何間隔,所以,如果你能體會到“三味真!钡木辰,也算得一大?诨蛘哒f海派美食家了。
第一味是吃得鮮。如果你問真正的廈門人,海鮮最好的吃法是什么?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說:白灼!就那么放滾水里撈一下,配點姜絲,再蘸以醋,即是上等佳肴。因為這樣的做法確保了鮮味及原味,祛除了若干不必要的形式主義的裝飾環(huán)節(jié)。當然,要保證這種鮮,原材料的購買就很考究,你可以去海濱沙灘趕早,也可以在八市苦守他們的晚歸,目的都是為了搶下漁民們手頭的鮮貨。
第二味是吃得巧。這個巧有兩種含義,一是做得巧,二是品得巧。凡特色的小吃,必是精于心計的攤主數年的傳承,此謂之做得巧,比如西門的麻糍及烏糖沙茶,而后這樣的小吃可能會限量供應,過時不候,且大多藏于街角尾巷,究竟吃得上吃不上,說玄了還得看食緣或說口福,這謂之吃的巧。精于心而簡于形,而如果想要搜吃廈門,正所謂一張好嘴,還得靠一雙好腿,那種淘的滋味必能使小吃增味不少。當你傲立街頭,返回孩子時代的天真吃相時,小吃于是得以完成它所負有的歷史任務。
第三味是吃得慢。如果說廈門是個慢城的話,那么它獨特的排檔文化則算是一種慢食潮流。這些排檔都藏身巷尾,大有一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氣勢。吃排檔,已儼然成為夜生活的主流,黃昏坐定,從玻璃冰柜下挑出三五菜品,在遠看著大廚鍋下火焰四濺飛騰,而到夜深必是家家扶得醉人歸。而在吃的過程中,這也是有技術的,操之過急,反得不出其真味。
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同時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qū)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并擁有地方立法權。位于福建東南部,西部與漳州毗鄰,北接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