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處三:百里峽
置身野三坡百里峽,可見的藍(lán)色天空不大、不寬、不闊,需要仰望。倘若不去仰望,連這一片或許是烏云飄過的天空也將失去。何況,百里峽的峽谷蜿蜒曲折,延綿百里,只有一線的天空,沒有更大的可平視或鳥瞰的天空,沒有任何的選擇。何況,一段連一段的十懸峽一線天,時(shí)而又變成“不見天”,一絲絲的天空都難于見到。因此,更需要仰起頭來。
抬頭仰望百里峽十懸峽,會顯得更豐富、更精彩,走入峽谷的人,心境會更加明亮,即使處于灰暗的空間,內(nèi)心會更加闊達(dá)。
瞧,百里峽十懸峽的一只“佛手”,幾人見過?這只佛手,并非垂手可得。它靜臥高人一頭的巖壁之上,沒有仰望,不可能拱手相見。面對這只佛手,不妨伸出自己的手,相形一下,也許會想到,佛手妙手回春,冬去春來,已歷經(jīng)千年萬年,已成丹青妙手;而自己的手屬一手一足,百年內(nèi)都將枯槁。對此,不妨舉手加額,不妨舉手投足,快樂于一線天下。
目前發(fā)現(xiàn)的只是佛的左手。佛的右手又高擱何處?等待仰望,等待仰望中的驚喜。
瞧,這是十懸峽的一處“水蝕凹槽”,幾人觀望過?凹槽發(fā)育在陡坎上,已為流水磨蝕得表面光滑,水道流暢,發(fā)著明亮的光芒。在這堅(jiān)硬無比的巖石上,以水投石,是絲毫不入的,一盆水對盤石無所奈何。但仰望這枯竭的水槽,以前的水流一定一潮疊一潮,一浪推一浪,歲歲年年的堅(jiān)持,才打磨出自己要走的道,才擁有一線之路。如水投石,若經(jīng)持之以恒,就會成為滴水穿石。
水蝕凹槽內(nèi),暫無流水。等待仰望。在望穿秋水之后,會如魚得水。
瞧,十懸峽每一處的一線天,都有不同的風(fēng)景,可曾仰視過?前方曲折的路,說不上越走越窄,也說不上越行越寬,但灰暗中曲曲折折的路,總是山重水復(fù),不時(shí)有一座高大的山擋住去路。此時(shí),如果只看腳下,難以得到柳暗花明的信心。只有抬頭看天,明亮的天空下,擋住去路的大山總高不過天空,總會留下一道斜坡,總是昭示順坡而下的光明一定存在,坡上或坡下也一定存在著繼續(xù)通往明亮的道路。
仰望此時(shí)的天空,明凈通透。繼續(xù)仰望,或許一線的天空,可能有孕育著甘霖的烏云飄過,可能有意味著祥和的白云飄過,可能有自由的小鳥飛過,還可能有鵬程萬里的鴻鵠掠過……灰暗的谷中,仰望的心不會孤獨(dú),不會無助。
瞧,仰望高處遠(yuǎn)處的天空后,再仰視身邊困擾自己的峭巖陡壁。從一線天傾注而下的光線,幾經(jīng)折射反射,一粒粒的光粒撒在了所有巖石的露頭表面,眷顧植物可能的生長所需。萬仞絕壁,此時(shí),已有植物無冬無夏地從容生長,分享四季輪回的美妙。冬日,隨風(fēng)落葉,無怨無恨。春時(shí),時(shí)來運(yùn)轉(zhuǎn),無聲無息。夏天,花草競秀,無偏無黨。秋季,枯榮自知,無毀無譽(yù)。懸崖上的花草樹木,都能仰望天空的太陽,順天應(yīng)時(shí)。
設(shè)身置地,不盡三人之行,事事物物,皆可為師。十懸峽,45里長的峽谷與天空,其一石一山,一草一木,尤其疊瀑洞天、不見天、怪峰、攀天柱等景點(diǎn),都可仰頭觀之。
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fēng)采飛揚(yáng)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 |
酒店是很多電影的重要場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發(fā)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為兇殺懸疑電影的重要證據(jù)場所... |
|||
墨爾本,是個(gè)奇妙的地方:一邊依偎著蔚藍(lán)的大海,一邊枕靠著滄桑的巖石;懸崖峭壁之間可以開辟出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認(rèn)為是一份即輕松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其實(shí)空姐的工作卻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時(shí),也必須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