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地質公園一一太姥山,位于閩浙邊界的福建省福鼎市境內,北鄰浙江溫州118公里,南距福建福州200公里,雄峙于東海之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以 “山海大觀”稱奇。
傳說東海諸仙常年聚會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譽。它北望浙江雁蕩、西眺福建武夷,三者成鼎足之勢,閩人稱武夷、太姥為雙絕,浙人視雁蕩、太姥為昆仲,構成閩越三大名山。
太姥山原名才山,相傳早在黃帝時,就有術士容成子在此煉過丹,現(xiàn)尚留煉丹井遺址。堯帝時,山下才堡村有一老嫗避亂上山,以種蘭為業(yè)。她出身貧苦,憐苦濟貧,樂善好施。曾在山上培育出“綠雪芽”名茶,對治療小兒麻疹有效。有一年山下村中麻疹流行,村民苦無良藥治病,老嫗就以綠雪芽茶葉治好不少病孩,村民感激她,尊稱為“太母娘娘”,死后葬于此山,并改山名為“太母山”。至漢代,大臣東方朔奉漢武帝命,敕封下天名山。有一日他行至太母山下,見此山巍峨壯麗,拔類超群,就循路上山,一路上只見險峰羅列,怪石嵯峨,云霧飄渺,變幻莫測,如入“仙境”一樣。迨至摩霄峰巔,極目遠眺,海天一色,氣象萬千。連呼“妙哉!”并說此山“山增海闊,海添山雄,山海相成,渾為一體,實乃生平所首見耳!”于是回京后,奏明漢武帝,封為全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改太母山為“太姥山”,F(xiàn)在摩霄峰下摩霄庵(今名白云寺)右邊石壁上鐫刻的“天下第一山”五個大字,相傳即是漢代東方朔所題。
太姥山是一處以花崗巖峰林巖洞為特色,融山、海、川、島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風景旅游勝地,觀賞面積92.02平方公里,保護面積200平方公里,擁有太姥山岳、九鯉溪瀑、福瑤列島、晴川海濱四大景區(qū)和瑞云畬寨、冷城古堡、翠郊古民居三處獨立景點。旅游資源有武夷、雁蕩山水之秀麗;有黃山、泰山云霧之奇幻;有嶗山、三亞海景沙情;有普陀、武當佛蹤道跡。游人就近便可登山、探洞、戲水、游島、漂流……尋覓古剎幽遠,領略畬寨風情,一舉多得。
這里就是葫蘆洞一線天,特別狹窄,也是此處特別的地方,洞穴看過去很窄但是一般人都能過的去,還有就是建議大家?guī)鲜蛛娡,山洞內伸手不見五指,鉆這些洞花了我們一個多小時,有矮的窄的各式各樣的山洞,而且那天下雨地很滑,稍不留神就會滑倒,不過這樣的經(jīng)歷卻是在別的地方旅游所體驗不到的。
來源:gftvb的博客,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qū)四十五公里。挺立于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蕩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相傳堯時老母種蘭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ldqu..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