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坐上了南寧——昆明的列車;
7月16日晚,昆明——麗江;
7月17日凌晨6時,麗江,入住自由生活驛站,并與網(wǎng)上召集的幾個驢友匯合;
7月18日早8時,向梅里和雨崩進發(fā)了!
路線:麗江——虎跳峽——香格里拉——德欽——飛來寺——雨崩
約15:00時,走了近五個小時,短短幾小時,對于我們來說卻非常漫長,吃力的攀登讓我們感受到平日里運動的缺乏,靠著一根竹杖,我們機械式地前進著。一路上,經(jīng)常碰到游罷回來的旅游者,他們有的是騎馬,有的同樣是徒步,此時,不管大家是否相識,都是抱著同樣的心態(tài)走進這神秘地帶,我們友好地互相加油。同時,還遇見不少轉(zhuǎn)山的藏民們,他們熱情地向我們投來善意的笑臉,“扎西得勒”(藏語,意為吉祥如意)成為我們使用最頻繁的一句話。穿越一片一片的密密麻麻的經(jīng)幡,我們終于到達了本次徒步的最高點(海拔3,900米)——那宗拉埡口。終于,可以放下沉重的背襄,坐下歇歇腳、烤烤火。過埡口后就沒有手機信號了,這是保持與外界聯(lián)絡的最后一站,接下來,我們真正的與世隔絕了。
過了埡口,就是一路下坡了,離雪山也更近了。由于連綿不斷的雨水使路面更加泥濘無比,何況時間也不早,我們在埡口租了馬幫的騾子,我們騎上抽好簽的騾子,陡峭的山路讓平日極少騎馬而有些膽怯的我們并沒有因為雙腿放松而感到舒適,相反覺得腰酸背疼。約18:00時,顛顛簸簸兩個多小時,穿過云霧,下到山腰,眼前呈現(xiàn)出讓人驚嘆絕倫的畫:雪山映照,密林懷抱,兩個村莊高低錯落別致且悠然。我們下塌在雨崩上村與下村交界的客!巴讲秸咧摇。在這里,推開門就可以望見雪山,連雪山的紋理都可以清晰地映入眼簾,山間不時縈繞著藏民們高唱著的藏歌,為了與現(xiàn)代生活接軌,不少建筑隊下村建筑木式房屋。環(huán)顧周遭,茂林重重,炊煙裊裊,活脫脫的人間仙境,那種美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如今的雨崩已不象以前那樣由村長統(tǒng)一安排游客住宿村民家,由于時間推移及文化進展,在村里已座落了好幾間客棧,游客可以自己選擇住哪間客棧,不過仍然采取“共產(chǎn)主義”的是:如果哪間客棧接待了客人,所賺的客房錢需分給其他村民一部分。
迪慶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腹地,值云貴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因此這里地貌獨特:有古高原面,也有大山、大川、大峽,是世界著名景觀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帶。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