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在東莞市南城區(qū)勝和社區(qū)龍船塘的這個地方,曾經(jīng)生活著東莞人的祖先。他們居住在四面環(huán)海的小島,隨著朝陽出海而作,以蠔為食,以樹皮制衣,夕陽西下后,便回到窩棚中休憩。他們吃過的蠔殼,被棄置于海岸旁,日積月累,漸漸被泥土掩埋,保存了下來。
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匆忙行走的衣裝亮麗的人群和拔地而起的高樓與紅磚房。但被泥土“呵護”的蠔殼,卻隨著泥土一起保存至今。這,便是本期“發(fā)現(xiàn)東莞”的主角——蠔崗遺址博物館。
文/記者 鐘宏連 實習生 楊學麗 圖/記者盧政
蠔殼門·蠔殼山
坐上南城區(qū)的1路巴士,任其穿行在蜿蜒的窄巷,在蠔崗村大園坊下車后,便可見到蠔崗貝丘遺址。進入園內(nèi),頓時覺得四下幽靜起來,園外的喧囂全然不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蠔殼砌成的方柱形空心門,堅硬之氣頓然由心底而生。門的下方,是用鵝卵石鋪底的弧形的水洼,壁上仍是層層疊疊的蠔殼。水清澈見底,沒入其中的蠔殼已略帶綠色。
踏著石階步入遺址博物館大廳,空幽之感愈發(fā)濃厚。通道兩旁是蠔殼山,據(jù)導(dǎo)游介紹,這是古時蠔崗人吃蠔后將蠔殼棄置堆積而成。斑駁的蠔殼嵌入泥土中,許多已經(jīng)殘缺不全。
東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最東是清溪的銀瓶嘴山,與惠州市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鄉(xiāng),與廣州市、惠州市隔東江為鄰;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獅子洋中心航線,與廣州市番禺區(qū)隔海相望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