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世界上最高的風向標
旗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的風向標”。用現(xiàn)代地理學上的知識來解釋,珠峰頂上不斷生成的對流性“積狀云”,受高空氣流影響,隨風飄動,波濤起伏,遠望宛如一面旗幟飄掛在峰頂,所以被稱為“旗云”。
旗云是由對流性積云形成,可根據(jù)其飄動的位置和高度,來推斷峰頂風力的大小。如果旗云飄動的位置越向上掀,說明高空風越小,越向下傾,風力越大;若和峰頂平齊,風力約有9級。
旗云既可作風向標,還可根據(jù)方向變化預報天氣。旗云的風向以及形狀等都會對天氣產(chǎn)生影響,因此,有經(jīng)驗的氣象工作者和登山隊員,可以根據(jù)旗云形態(tài)的變化來判斷西風急流的強弱和高空天氣系統(tǒng)的變化,作為登山天氣預報的參考。
例如,旗云拖得很長,頂部很低,云隨風而動,反映高空西風甚為強盛。如果旗云的方向由峰頂東南側(cè)往西北移動,反映高空已改吹東南風,印度低壓系統(tǒng)即將來臨,天氣可能轉(zhuǎn)陰,甚至降雪。由于旗云的變幻可以反映出高空氣流的變動,因此,珠穆朗瑪峰旗云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風向標”。
專家揭秘旗云之謎
這座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山峰上的奇異風景,如此變化萬千,形姿美妙的旗云,必定會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地理學界前輩徐近之先生發(fā)現(xiàn)了這一奇特景象,便提出了“珠峰旗云”這一說法。
這種云的生成主要與珠峰特殊的高度和地理條件有關(guān),氣象條件則影響了旗云的強弱、形狀和飄動方向。白天,由于有不斷上升的氣流和水汽輸送,因此,在珠峰峰頂附近常有對流性積云形成,繼而被高空風吹拂、飄移,形成旗云。珠峰旗云一般在日出后形成,11時至15時出現(xiàn)較多。15時后,對流云發(fā)展旺盛,云多蔽山,此時旗云時隱時現(xiàn)或被其他云朵所遮蔽,因而很少能夠見到了。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登義,曾8次到珠穆朗瑪峰地區(qū),觀測、記錄和拍攝下了珠峰“旗云”變化,并揭示出了其中所蘊涵的科學奧秘。在高登義的《珠穆朗瑪峰的旗云》一文中,他認為,從珠峰“旗云”飄動的方向,可以判斷珠峰峰頂附近的風向;從“旗云”頂部波濤起伏的狀態(tài)可以估算高空風速的級別大小,還可以判斷之后幾天珠峰地區(qū)的天氣狀況。
如果“旗云”自西向東飄動,云的頂部平而光滑,并在離開峰頂后云頂高度逐漸下降時,高空西風風速在每秒17米以上,當日不宜于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動。
如果“旗云”自西南自東北飄動,云頂起伏波動大,且在離開峰頂后云頂高度逐漸上升,表明高空風速不超過15米/秒,當日可以在7000米以上進行登山活動,但一天后會有高空西風來臨,大風伴隨降雪發(fā)生,2-3天內(nèi)不宜于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動。
如果“旗云”自東向西飄動,表明高空有偏東風氣流,未來1-3天內(nèi)會有印度低壓來臨,帶來大雪伴隨小風的天氣,一般不宜于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動。
如果珠峰頂部的云很少,沒有形成“旗云”時,有兩種情況表示當日和未來1-3天內(nèi)宜于7000米以上的登山活動。其一,若珠峰頂部的云慢慢向東南方移動,表示高空有弱的西北氣流,珠峰地區(qū)受西風帶高壓控制;其二,峰頂及其附近的云垂直上升,宛如炊煙裊裊,表明高空風速極小,珠峰地區(qū)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