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秀”,當然是指風光如畫的漓江。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漓江的存在。因為僅從山的角度看,勝過桂林的,至少張家界是一處,天子山,黃石寨都稱得上人間仙境,但張家界少水,金邊溪太小,一條不出名的茅巖河則是常年枯水。我總以為山少了水的依傍便少了許多靈性。而漓江則不同,它便宛如一條波光旖旎的綾帶,纏繞在桂林仙子的身上,讓人浮想聯(lián)翩,流連忘返。漓江的水清可浣衣,這在其他地方已不多見,故傍江而居的人們一直都保持這樣的習慣。當你聽到那棒槌敲洗衣物的聲音,心中總會升起一種懷舊的感動。漓江兩岸青山相傍,風光無限,確是一道流動的畫廊。山傍水而立,水繞山而行,山水相映,兩者互得益彰,讓我沉醉其中,已完全“不知今夕是何年”。童子拜觀音、犀牛望月,個個令人叫絕。而最著名的莫過于那幅“九馬畫山”了,偌大的石壁橫立江面,壁上巖紋縱橫,勾勒出一幅姿態(tài)生動的“群馬圖”。據(jù)說只有將相之才才能看出這幅“畫”中全部的九匹馬,而如我這樣的凡夫俗子,費了很大的勁數(shù)出七匹馬來便已是歡欣雀躍了。其實這里除了造物的神奇,還要靠人們的想像,正所謂“像不像,三分相像,七分想像”。這樣一幅“九馬畫山”,更切合國畫中的寫意精神,而非西洋油畫的寫實主義。
桂林的“洞奇,石美”,則主要是指七星巖、蘆笛巖等溶洞奇觀,這些別有洞天的世界,給人的感覺,除了驚奇還是驚奇。我在入洞參觀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在我們的地底下,還有這樣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溶洞世界。千姿百態(tài)的鐘乳石筍,拱映著一個又一個世上人間的故事與傳說,從“三國”到“西游”,從沙場點兵到群仙聚會,跟著導游小姐的解說,人的想像已發(fā)揮到極致。那一刻,我已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了,我寧愿相信,這些掩埋千年,滴水成石的鐘乳,訴說著的確實是天上人間發(fā)生過的一切。后來我又去過張家界的黃龍洞,號稱“天下第一溶洞”,比起來確實更顯得恢宏寬闊一些,但我總覺得在細微之處,在局部的奇特與精致上,黃龍洞比不上七星巖、蘆笛巖。而七星巖之外,更有始建于宋朝的“花橋”,這座橋在當時是名噪一時,即使在今天人行橋上,還仿佛可以看見當時那“滿溪流水半溪花”的盛景。
三、五日領略桂林山水,總覺得意猶未盡,但這山、這水已經(jīng)完全掩映于我的心底,時刻牽動我的情思。何日我能夠重返桂林,泛舟漓江,也如古人一般吟誦“桂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到桂林,“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作為我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桂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使之被譽為國際旅游明珠,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著被..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