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新疆之前,我常聽人說新疆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那里有一望無邊的大草原,有終年積雪的冰川雪山,有“起死回生”的靈芝和雪蓮……更有伊犁、喀什、阿克蘇、阿勒泰,許多充滿異域色彩的名字,如今她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我的目光,引導(dǎo)看我的腳步去親身體驗這樣一個神往已久的地方——新疆。
到了烏魯木齊始知,這些城市仍然遙不可及。若在區(qū)內(nèi)行走,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可能要讓你走上一天的行程。只有到過烏魯木齊,才真正感受到新疆區(qū)域之大,出了城是一望無際的戈壁,憑這一點,就讓人對遼闊的疆土產(chǎn)生了一種敬畏。而整個自治區(qū)有160萬平方公里土地,在頭腦里似乎已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區(qū)域概念。
神奇的吐魯番與恬靜的天池
吐魯番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文人墨客紛沓到此采風,傳唱多年的達坂城就在其附近,美麗的阿娜姆罕也出自這里,更有一曲著名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是唱著這首歌,我從童年步入中年……距烏市來回距離500多公里,連游帶覽,耗去了我一天的日程。火焰山、坎兒井、葡萄溝、高昌故城……大盤雞、羊肉串、馬奶子葡萄……一路是看飽了、也吃飽了,回來后我還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吐魯番是真熱,38℃的高溫,對于夏末時節(jié)從內(nèi)地飛度關(guān)山的我來此小歇,等于又遭遇一場夏日的煎烤。
天山天池,只有一百來公里的路途,高速路上疾駛不覺就上了山頭。下車伊始,疑入仙境,好一個清涼世界,遠眺山巔皚皚的白雪,雪山下是披著盛裝的森林,層層疊翠,直到天池的岸邊,在一片綠色的簇擁中,屬少數(shù)派、有著金黃顏色葉片的樹,團云一般朵朵鑲嵌其間,再下面就是明鏡似的天池,清澈的湖水,潔凈、明亮得就像沒有一點的憂郁。
天山的天池是古老的,西王母瑤池會周王的傳說就發(fā)生在這里;天山的天池又是年輕的,湛藍的天空、碧綠的池水,相映成趣,妙然天成。浮雪、疏林、低草、湖泊,讓人感覺又回到了早春二月。
與吐魯番的炎熱相比,到天山上絕不僅僅是初生涼意,在10℃左右,長袖厚衫裹身還直悔著衣單,簡直是高處不勝寒。
初夏、早春、仲秋,短短的時間里,使我深刻感受到季節(jié)的交替、時光的輪回。兩處相較,吐魯番是喧鬧的,熙熙攘攘的人流在窄窄的溝壑、塊壘的景點中涌來散去;天池是寂寞的,雖然也招致了不少游人來尋幽探勝,但紅塵不染使她更像一位熟睡的仙子,讓人驚覺這就是遺留在人間的一塊美玉。
通天河——茫然渾似海一望無邊
我國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這片廣袤的±地簡直就是人間仙境,這天天氣已開始轉(zhuǎn)涼,我們衣著不多,但大自然的美景總是催人血流加速,心跳加快,冒著寒風,三步并作兩步奔上山頂。登高遠眺,牧場景色盡收眼底,天山山脈的終年積雪在夕陰余暉的映下,悄然變幻出各種顏色,好看極了。一條逶迤的長阿貫通整個草原,她滋潤著這塊±地,哺育著勤勞的各族人民。當?shù)氐哪撩穹Q這條河為“通天河”,她源遠流長,九曲十八彎地向前延伸,延伸到天的盡頭,好像是從草原流到天上,流到這美如夢幻的大草原。
大草原的另一盡頭是美麗的天鵝湖,她之所以成為天鵝詩意棲居之所,不僅在于它的氣候宜“烏”、水草豐美,而更在于當?shù)厝松拼`。他們把天鵝視為“貞浩之烏”、“美麗的天使”和“吉祥的象征”,對天鵝百般愛護,更不會將它們當作捕獵的對象,因此這里成為天鵝的樂園。
美麗神秘的喀納斯湖
那天一大早,我們冒著寒風就登上了喀納斯湖。湖狀如彎月,是我國內(nèi)最深的湖泊,湖四周群山環(huán)抱,森木密布,草場繁茂。風靜波平時湖水似一池翡翠,隨著天氣的變化更換著不同的色調(diào),自晨至晚換變著風采。關(guān)于這個湖,最令人注目的便是那個“湖怪”的傳聞。其實“湖怪”——大紅魚是喀納斯湖中的一種魚,叫哲羅鮭,最大可達4米,重約500千克,很可惜,我沒有看到這“湖怪”,但如此美景,還是“謀殺”了不少的膠卷。
西北第一村——白哈巴
在喀納斬湖邊徜徉了半天,司機眉飛色舞地介紹起剛對旅游團開放的白哈巴,這個怪怪的又充滿了想象的名字,勾引著我的心緒。在其他隊友還留戀哈納斯的時侯,我和幾個朋友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去白哈巴的絡(luò)路。
白哈巴村以圖瓦人為主,位于阿爾泰山山脈的山谷平地上,與哈薩克斯坦的大山遙遙相望,山上密密麻麻的金黃金黃的松樹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里,村民住的木屋和圈養(yǎng)牲畜的柵欄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樺林之中,是那么的安寧和祥和。色彩在這里似乎換了一種表現(xiàn)方式,厚重的色彩只有在油畫中才能欣賞得到。遠近的白樺樹,開始掛滿一樹的金黃,一條小溪歡快地從身邊跳過,極具風格的圖瓦人木屋近在咫尺。穿行于村莊中,四處散發(fā)著泥土和草兒的味道,濃濃的鄉(xiāng)情油然而生。一群羊兒從遠處進入了視野,帶起了一點塵土,馬背上的牧羊人走過來與我們攀談,而那群可愛的精靈們則從我們身邊一擁而過。這里給我的印象很好,曾經(jīng)多希望能不被打擾地、不被發(fā)覺地走在一個地方呀,現(xiàn)在的我就是這樣。
在新疆的每一天,都可以見到不同類型的景色和民族風情,時而戈壁、時而草原、時而森林、時而雪山、時而沙漠、時而平地、時而城鎮(zhèn)、還有那神秘的羅布人、圖瓦人,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俊男美女……新疆之行的每一天,時刻都充滿著令人無比的驚喜。詩人觸景肯定會大發(fā)詩興,作家觀勝必將要引出洋洋長篇,而我沒有這樣的文思,只是一個來欣賞大自然杰作的來客,品味天公造化,享受天籟極境,心靈沐浴山水的芬芳……
(來源:21CN旅游 作者:一往直前 )
新疆,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新疆大部自漢朝便屬中國,漢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xiàn)于我國史籍。不時被北方游牧民族侵占。最后一次被侵占是在明清換代時期。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復(fù)故土,把..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