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貼士
中國探洞項目是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巖溶地質(zhì)研究所與英國洞穴研究會等國外洞穴探險組織友好合作的產(chǎn)物,是一項旨在通過中外雙方的友誼合作,把洞穴探險和科學研究集于一體,最早始于1982年。其中1998年至2008年合作28次,考察范圍涉及廣西、貴州、云南、四川、重慶、湖北等地,探測洞穴總長度近500公里。
洞穴探險裝備
1、服裝:考慮當?shù)氐臍夂蚝投磧?nèi)氣溫、水溫,以輕便簡潔為原則,不需要太考慮服裝的防水,因為洞內(nèi)的濕度接近飽和,防水面料會阻礙汗水和熱量的快速排出?梢允褂眉骖櫮湍ズ屯负沟腡C材料的連體服。服裝顏色鮮艷有利于辨識。
2、鞋:扎實高質(zhì)的高筒塑膠工作靴,目前國內(nèi)普通商店較少見,可考慮外貿(mào)工靴及消防靴;如遇涉水的情況可加穿潛水襪以保暖。登山鞋不能完全適應洞穴內(nèi)復雜的地質(zhì)條件。
3、頭盔:宜選用專業(yè)探險頭盔。
4、背包:攜帶個人物品和工具宜選用帶密封防水卷口的背囊,材質(zhì)以夾網(wǎng)PVC材料為佳。探洞宜用直筒的20升PVC熱壓合防水包;裝備包、繩包宜用帶排水網(wǎng)的PVC直筒包。
5、燈:頭燈為首選,單組電源連續(xù)工作時間應在8小時以上。LED燈光功率應大于1瓦,其他光源光照度應在300流明以上,越亮越好。同時每次進洞都應攜帶備份電池以及2組備份照明。
6、繩:根據(jù)情況帶路繩或主繩。平洞一般30米路繩足夠;豎井則需要更多,視情況以雙倍于估計的深度帶繩。
7、SRT:為使用單繩在任意地形安全移動的技術裝備總稱,包括上升下降器還有安全帶、牛尾、腳踏和若干鎖扣,需要經(jīng)過培訓和不斷練習才能掌握好。
8、食品和水:真空包裝食品為首選,應攜帶2倍于計劃時間的食品,因此盡量選擇高能壓縮食品以減少負重。水應攜帶1.5倍于計劃的量。洞穴中時常都能找到水源,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飲用,如果水質(zhì)比較糟糕,可攜帶凈水器。如果是干旱地區(qū)的洞穴,應帶2倍或更多的水。
9、其他:水洞要考慮救生衣和浮筏、小防水袋、指北針、記錄本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