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恒山
練一份膽量
五臺山與峨嵋山、九華山、普陀山并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避暑勝地,所以又有“清涼山”之稱。夏季這里的平均溫度比山外要低10℃左右。山內(nèi)景色秀麗,你可以在東臺(望海峰)觀云海日出;登西臺(掛月峰)秋夜賞月;登北臺(葉斗峰)觀雪景;上南臺(錦繡峰)觀山花繁茂,至于中臺(翠石峰)則是觀天象的所在。
與五臺山相距不遠的恒山也是一處絕美景致的旅游點。而從恒山出發(fā)開車僅幾分鐘就到了著名的懸空寺。遠遠望去,神樓仙閣,凌空危掛;丹廊朱戶,依巖而棲,真讓人以為是神仙的居所。
懸空寺整個建筑峭立在凹巖之中,而石窟頂峰突出部分像一把天然大傘將整個寺院罩在里邊,既避免了風(fēng)侵雨蝕,又遮擋了太陽曝曬。它的最高處離谷底百米左右,登到此處,令人驚心駭目。整個寺廟一半懸于巖體之外,下邊有一排立柱托住它的外沿,走上懸空寺,用手可以晃動那些木柱,給人一種險中帶懸的感覺,其實整個寺廟主要靠插入巖石深處的飛梁支撐,而負荷大的時候,外邊的立柱才會實在起到支撐作用。懸空寺之精巧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在如此狹小的空間,居然具備一般寺廟應(yīng)有的形式和規(guī)模,它也有一個山門,還有鐘鼓樓。踏進寺廟,給人進入迷宮的感覺,全寺有大小18處殿閣,交錯疊折,殿回樓轉(zhuǎn),一會兒鉆天窗,一會兒走飛棧,盡管有路標指示前進方向,你還是會搞不清你到底是從哪條路走過來的。而且一直揪著心,生怕不小心從上面摔到樓下,因為樓梯實在太陡了。雙手緊抓扶梯,從狹小的樓窗爬下,走到寺外,不覺松了口氣,總算安全“著陸”了。
大同:云岡石窟
做一回學(xué)究
云岡石窟是北魏年間開鑿的,最老的距今已經(jīng)1500多年了。避開成批的游客,我們先往東參觀第一窟。云岡石窟的編號看來是自東往西編的,一共45個窟。游客(特別是跟導(dǎo)游的)往往從進門處的第五窟開始看,其實第三窟是全云岡最大的一個洞,只不過時間較晚,沒完工而已。里面也有尊大佛,衣袂飄飄,甚有靈氣,身旁立著的兩位菩薩也平和安詳。第五、六窟是一對,五窟里的大佛是云岡最大的一尊佛像,有17米高,站在佛像腳下,看寶相莊嚴,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第六窟里的四角雕塔十分華麗,上面三十多幅浮雕記載著佛陀生平的故事和傳說。第七、八窟是一對,主要看窟頂拱門處的浮雕畫,很復(fù)雜也很精美,值得細細看看的。第九窟和第十窟又是一對,這兩窟都算是露天開放式的,佛像形式多樣,色彩鮮艷,窟頂裝飾花紋紛繁復(fù)雜,故事豐富。第十二窟的藻井(天花板)是最最漂亮的,一定要仔細看,人物生動,還拿著各種樂器,輔以曼妙的舞姿,絕對是孤品。第十三窟要注意一下那位托臂力士,雖已殘破,卻依舊堅守崗位,穩(wěn)穩(wěn)地支撐著沉重的佛右壁。十五窟是“萬佛洞”,佛雖多卻都比較小,里面光線比較差,細節(jié)看不清楚。從第十六窟到二十窟便是最早開鑿的“曇曜五窟”,是云岡的根,是云岡的精髓。十六窟的佛像衣紋很獨特,胸前的衣帶結(jié)很像現(xiàn)在的領(lǐng)帶;十七窟里的主佛有15.6米高,夠大的,他身邊的兩尊菩薩的衣紋也很值得注意……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