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螺髻山是我國已知山地中罕見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紀(jì)古冰川天然博物館。古冰川遺跡中的角峰、刃脊、圍谷、冰斗、冰蝕洼地、冰蝕冰磧湖、冰坎、冰階、冰溜面、冰川刻槽、羊背石、盤谷、冰原石山、側(cè)磧垅等古冰川風(fēng)貌,具有很高的旅游、探險、科考等價值。其中冰蝕冰磧湖最為壯觀,螺髻山冰蝕冰磧湖分布于海撥3650米以上的各期冰圍和冰斗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終年積水的大小湖泊有50余下,多呈圓形或橢圓形,水面寬度多數(shù)為二三百米,湖水深度一般為七八米。冰蝕湖的湖底湖畔多為巨大的石條、石板平鋪,部分為裸露基石。冰磧湖的湖底湖畔則以巖塊、砂屑為主。部分湖泊有伸入的半島或湖心島。所有湖泊的湖周都保存有大量的冰蝕現(xiàn)象和各種冰磧物。湖水則由于基巖顏色、湖周植被或腐植質(zhì)、湖中水草等的不同而顯現(xiàn)翠藍(lán)、棕紅、棕黃、草綠、墨綠等顏色。具有考察意義和觀光旅游的主要湖景有珍珠湖群、五彩湖群、疊翠湖、姐妹湖、干海子、黃龍潭、黑龍?zhí)丁厝俨嫉取?/p>
螺髻山地勢高聳,氣候垂直分帶明顯,加上人跡罕至,獨特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原始森林和各種珍稀動物以及野生花卉、菌類品種十分繁多。原始森林面積30余萬畝,植物種類包括南亞熱帶植被,亞熱帶針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高山針葉林等共有180余科、2000余種,其中屬國家第一批保護的珍稀植物就有 30余種。野生花卉以杜鵑(彝語稱“索瑪花”)為最,計有30余種,每年3至7月,繁花似錦,鋪天蓋地。并且,不少杜鵑由于生長上千年而未受到砍伐,已長成須一至二人才能圍住的大樹,奇特?zé)o比。再加上有的杜鵑開花時能同時開出多種不同顏色的花朵,更是引人入勝,爭芳斗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菌類方面,已知大型直菌150多種,80%可以食用、藥用。有高等動物近400種,其中獸類60余種、鳥類252種、爬行類19種、兩棲類26種,屬珍稀和國家重點保護的,如短尾猴、小熊貓、金貓、林麝、斑羚、赤鹿、穿山甲、紅腹角雉、白腹錦雞、灰頭鸚鵡、圓朧齒類蟾、寶興樹娃、大涼蠑螈、東坡墨魚等就有30余種。螺髻山以保存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成為我國少有的生物資源“基因庫”,不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科學(xué)考察研究基地。
螺髻山周邊地區(qū),如西昌、德昌、普格、布拖、昭覺等縣市,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也是我國最晚結(jié)束奴隸制的一個地區(qū)。古樸獨特的民族風(fēng)情、文化,如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風(fēng)趣的彝族婚禮,熱鬧非凡的火把節(jié)、達(dá)體舞、摔跤、賽馬、斗羊,別具風(fēng)味的彝族食品烤乳豬、砣砣肉、桿桿酒、苦蕎饃、酸菜湯,還有建筑獨特的彝族村寨等,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紛至沓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