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扯遠了。習慣我這個跑題王就好。幾個要好的同事原本打算一起去同里,來征求我的意見,在我的慫恿之下選擇了烏鎮(zhèn)。這次我們的行程是周一下班趕新客站去嘉興的火車。旁邊中年人的腳臭令我糾結(jié)了一路,總算是入住了嘉興火車站附近的錦江之星,可恨的火車笛鳴又讓我們忐忑......開局不順啊,好在早餐由嘉興粽子的食補下人漸漸又抖擻起來。和一位“黑車”師傅談了一把,以70元/7人的價格成交。送我們?nèi)蹑?zhèn)東柵。
東柵120元的票價,讓我們驚乍不已,旁邊一位當?shù)氐睦蠇D說只要我們吃她家的農(nóng)家菜住她們家的房,就可以免費帶我們進去。在被我們拒絕后更有死纏爛打之勢,F(xiàn)在賺點錢不容易餓,其實從她開出的米來看倒也還可以。我倒覺得不錯?墒瞧渌擞X得重要物品比較多。住農(nóng)家館不放心,商議后還是住在了當?shù)卣?guī)的“水岸之星”里。
這里最長見的交通工具是人力三輪車。酒店安頓好后,我們就是乘這種交通工具準備再想辦法去東柵。路上,師傅告訴我們可以先去老街看看,那里是一個未被開放的旅游景點。老有興致的想騎騎三輪車,可是沒走個幾步就控制不好這車的方向了。還差點來了次三輪車強吻卡車。經(jīng)師傅才了解到會騎自行車的人第一次是怎么也學不會騎這個車的,因為自行車是2個支點,而這車是三個。。掌握的地方也是不一樣的......還是太平點讓吃這個口飯的他來吧...... 老街的古樸讓人心曠神怡。房子間的小弄堂有種曲徑通幽處的感覺,走在橋上深呼吸,享受享受大城市里所感受不到的空氣。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行進到一半時候,一所古樸的民宅(南大街82號)吸引了我們。民宅主人好客的接待了我們帶我們參觀了他在這里60年所收藏的古董。從每樣物品來看都是蘊涵記憶斑痕。一些東西曾經(jīng)在外婆和爺爺那看到過,但是隨著歲月的蹉跎,這些東西早已不知所蹤了。所以面對這些似曾相識的老玩意還真有些感慨。想想如果到老時能夠遠離越發(fā)現(xiàn)實的大城市,到這里租一幢民房子衷于自己的興趣不嘗是人生一大快事。
老街的古樸讓人心曠神怡。房子間的小弄堂有種曲徑通幽處的感覺,走在橋上深呼吸,享受享受大城市里所感受不到的空氣。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行進到一半時候,一所古樸的民宅(南大街82號)吸引了我們。民宅主人好客的接待了我們帶我們參觀了他在這里60年所收藏的古董。從每樣物品來看都是蘊涵記憶斑痕。一些東西曾經(jīng)在外婆和爺爺那看到過,但是隨著歲月的蹉跎,這些東西早已不知所蹤了。所以面對這些似曾相識的老玩意還真有些感慨。想想如果到老時能夠遠離越發(fā)現(xiàn)實的大城市,到這里租一幢民房子衷于自己的興趣不嘗是人生一大快事。
拜別老人,我們繼續(xù)前行。這里四處可見屋檐下有燕巢,或許茅盾寫《燕》的沖動之一吧,玩笑了。周遍小商店吸引著女孩子們的眼球,個人覺得每個旅游城市現(xiàn)在都越來越商業(yè)化,人也更加的現(xiàn)實。前幾天朋友還和我訴說著麗江的面目全非。海南的磨刀滾滾。當然現(xiàn)在這個時代,人不現(xiàn)實不可能,畢竟靠山吃山。烏鎮(zhèn)商人們也自然打著旅客們的注意。但是不同的是相對于其他旅游城市,他們現(xiàn)實意識還不是非常強烈。做的也是幾塊錢的小本生意,基本女孩們的討價還價都爽快應許下來。在當?shù)芈啡说慕榻B下。我們一邊啃著臭豆腐,一邊欣賞著烏鎮(zhèn)特色的三重天(見下,在每個牌坊之間的天空)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知道怎么地我們居然從老街內(nèi)走進了東柵。哈哈,120元的門票錢就這么省下來了。東柵內(nèi)相對幽靜的老街就要熱鬧的多了,一股香味把我們引領(lǐng)到了一家老字號麥芽糖店的門口。居然看到了在兒時風靡的“繞繞糖”(上海話“niao niao 糖”)......買的糖,基本都是給我們玩沒的......
烏鎮(zhèn)最美的景色莫過于夜色中的西柵了,吃了一頓當?shù)剞r(nóng)家菜后我們步行了大概20分鐘來到了西柵。在詢問當?shù)厝说弥鳀攀菦]辦法繞進去的,因為當中隔這一條湖必須要讓工作人員用船載你過去,只能乖乖掏出40元買路錢,但是當西柵那好一派星星燈火,萬家通明。典型性江南小橋流水景象映入眼簾時便知道這錢至少不是花的很冤枉。來到這里好似回到了上世紀30-70年代,狹窄的弄堂兩邊米行、醋行、胭脂水粉樓。還有外邊看似簡陋。內(nèi)部奢化的高檔住宅。處處感受到夜朦朧下的美感,不少學生和攝影師在此寫生,是啊,再也沒比這里更好的寫生場所了。中央的小河貫穿整個景區(qū)。左右兩旁皆是黑瓦白墻房或是木制結(jié)構(gòu)的2層樓古宅石拱橋則橫跨在河面上如同牽手般的握緊兩岸彼此的聯(lián)系。遠處北岸高塔和南岸的亭臺樓閣交相輝映。身臨其境不得不被如此景象所陶醉。真是人不自醉,景醉人。醉的我們方向走錯了好幾回。。不知西柵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柵中。
正當我們迷離之時。響起了清脆地打更聲。只有在電視里才能看到的畫面突然浮現(xiàn)。一位古樸敲更人打扮的老人蹣跚走來,手持銅鑼,老有特色的喊著“平安無事,小心火燭”雖說是和我們小區(qū)里每天晚上敲著平安鈴的居委會阿姨屬性相同。但是年邁老人的聲音可要剛勁有力的多,頓時候大批的攝影師圍了上來。要給老人拍特寫。老人對攝影師的要求一一滿足,而且極力配合。猶如畫卷一般。
烏鎮(zhèn)美景,美不勝收。她不同于蘇杭亦有別于西塘同里;又有其相似之處。置身于此如同田園詩人般的輕悅。有些地方也許去一次看過就足矣。她的特質(zhì)使人無論去多少次也不有厭勞;第2天下午我們坐上往南站的火車結(jié)束了此次旅程。依戀之情仍念在心!氨闶呛脡,也去得太匆匆!不可再得的靈之顫動很長段時間只能在夢中再現(xiàn)了!” 結(jié)束只是意味著下次的開始。期待下次的再續(xù)前緣。
烏鎮(zhèn)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zhèn)史的江南古鎮(zhèn)。十字形的內(nèi)河水系將全鎮(zhèn)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qū)塊,當?shù)厝朔謩e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它位于桐鄉(xiāng)市北部,距市區(qū)17公里。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吳江縣,東..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