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國家電影電視部決定拍《吉林樹掛》,將吉林市這一特殊的自然景觀搬上銀幕,并送聯(lián)合國對外宣傳。北京科教電影制廠在吉林市政府支持下,來吉林市采訪和拍攝,責成在本地從事研究樹掛的氣象科技工作者撰寫腳本,將吉林樹掛這一奇觀做為旅游資源對外宣傳。作者認為應該用它的學名“霧凇”為好,當時這一建議經(jīng)研究被采納了?墒悄菚r候人們叫霧凇還不習慣,不少人感到陌生和別扭,說這種稱呼不通俗,不大眾化,后經(jīng)過解釋、宣傳,被部分人所接受。在吉林市舉辦過幾屆霧凇冰雪節(jié)后,“霧凇”一詞不僅被江城父老所接受,家喻戶曉,而且名揚中外。
中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千百年來我國古代人很早就對霧凇有了許多稱呼和贊美。早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書的《春秋》上就有關(guān)于“樹稼”的記載,也有的叫“樹介”,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霧凇”!办F凇”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南北朝時代宋·呂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編的《字林》里,其解釋為:“寒氣結(jié)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边@是1500多年前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霧凇”一詞。
而最玄妙的當屬“夢送”這一稱呼。宋末黃震(公元479年——502年)在《黃氏日鈔》中說,當時民間稱霧凇為“夢送”,意思是說它是在夜間人們做夢時天公送來的天氣現(xiàn)象。
霧凇是其學名,現(xiàn)代人對這一自然景觀有許多更為形象的叫法。因為它美麗皎潔,晶瑩閃爍,象盎然怒放的花兒,被稱為“冰花”;因為它在凜冽寒流襲卷大地、萬物失去生機之時,象高山上的雪蓮,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開,韻味濃郁,被稱為“傲霜花”;因為它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精美藝術(shù)品,好似“瓊樓玉宇”,寓意深邃,為人類帶來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被稱為“瓊花”;因為它象氣勢磅礴的落雪掛滿枝頭,把神州點綴得繁花似錦,景觀壯麗迷人,成為北國風光之最,它使人心曠神怡,激起各界文人騷客的雅興,吟詩繪畫,抒發(fā)情懷,被稱為“雪柳”。
這正是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吉林霧凇與其他三處最大的不同之處,即其不可預知性。霧凇來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霧凇去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真正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一派天地使者的凜凜之氣。霧凇性情如此,難免有人偶遇之下陶醉其中,有人苦盼數(shù)日難覓芳蹤。吉林市旅游局局長張煒對記者說,吉林市觀賞霧凇的最佳地點有五處,或霧凇島,或阿什村,三日之內(nèi)總能叫你領(lǐng)略到霧凇的風采。
遠遠望去,一排排楊柳的樹冠似煙似霧,與天上的藍天白云相接,讓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忽然,幾個紅的藍的顏色從樹叢里冒了出來,好像不小心滴在宣紙上的幾點顏料,在白茫茫的背景下格外顯眼。到了近處,才看清原來是踏雪尋凇的一群年輕人,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在樹林里追逐打鬧。這片童話般的銀色世界讓人摒棄最煩心的雜念,滿腦子只是“玩”、“美”這些最簡單純樸的字眼。
近距離看去,枝丫間的霧凇仿佛潔白的雪花。可誰能想到它的降臨要經(jīng)歷比雪復雜百倍的物理變化呢?這種厚度達到四五十毫米的霧凇是最罕見的一個品種,要具備足夠的低溫和充分的水汽這兩個極為苛刻且互相矛盾的自然條件才能形成,而且輕微的溫度和風力變化都會給它帶來致命的影響。了解到這一點,你還會覺得游人有意、霧凇無情嗎?
霧凇的“揮揮手,不帶走一絲云彩”的品格自古以來就為文人墨客所稱頌,最玄妙的用詞莫過于宋末黃震在《黃氏日鈔》中的“夢送”,贊美霧凇是夜間人們做夢時天公送來的禮物。
吉林省在東北地區(qū)中部,境內(nèi)山巒平原密布,湖泊河流眾多,曾經(jīng)是滿清入關(guān)前的主要活動地,也是歷史上北方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發(fā)祥地,F(xiàn)在還留有不少的古跡,如農(nóng)安遼塔、長春的偽皇宮、吉林的文廟、敦化的“渤海古..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