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國內(nèi) > 南京市 > 正文
南京棲霞山
棲霞山風景區(qū)位于南京市東北郊,距市區(qū)22公里,以棲霞山為中心,兼有許多南朝陵墓巨型石刻碑記,自然景觀以山景和森林景觀著稱。每當深秋,層林盡染,“秋棲霞”名聞遐邇,“金陵每一名秀山”千古流傳。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棲霞山、棲霞寺、舍利塔、千佛巖、南朝陵墓群及石刻。
棲霞山
位于南京城東北22公里處。古名攝山,南朝時曾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山有三峰,東峰如龍,西峰似虎,各名龍山、虎山。主峰三茅峰,又名鳳翔峰,海拔286米。棲霞山?jīng)]有高峻,但清幽怡靜,風景迷人,名勝古跡,遍布諸峰,被譽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棲霞,楓林如火,漫山紅遍,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南京人素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
棲霞寺
位于棲霞山中峰西麓,始建于南齊永明七年(489年),至今已有1500年厙。南朝劉宋年間(420--479年),名僧紹隱居于此,南齊時舍宅為寺,取名“棲霞精舍”。唐代時更名功德寺,增建了殿宇宮室40余所,異常壯觀,與山東長清的靈巖寺、湖北荊山的玉泉寺、浙江天臺的國清寺齊名,并稱“天下四大叢林”。后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現(xiàn)寺院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是南京地區(qū)最大的佛寺。現(xiàn)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藏經(jīng)樓、攝翠樓等主體建筑。
彩虹明鏡 在棲霞寺前,是棲霞山風景區(qū)第一景,為清乾隆皇帝南巡時在棲霞山行宮駐蹕期間興建,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水清如鏡,故名明鏡湖。湖上有九曲橋,湖亭設(shè)計精巧,渾為一體,合稱“彩虹明鏡”。
明君碑
在棲霞山門右側(cè)有一碑亭,亭內(nèi)有明征君碑,是唐代上元元年(674年)為紀念棲霞寺創(chuàng)建者名僧紹而立。他曾幾次被皇帝征為記室參軍、國子博士等,都稱病不去,隱居山中,故稱“征君”。碑高2.74米,寬1.31米,厚0.36米,相傳碑陰“棲霞”二字為唐高宗李治所撰,是關(guān)于名僧的傳說,由書法家高正臣所書。
舍利塔 位于棲霞寺藏經(jīng)樓南側(cè)。此塔建于隋文帝全壽元年(601年),南唐時重修。全塔用白石壘砌,仿木結(jié)構(gòu),高18米,五層八面,壁上有浮雕,刻有四天王像及佛像經(jīng)文,塔基須彌座上刻有蓮花及整個釋迦八相圖,依次是托胎、誕生、出游、苦行、坐禪、說法、降魔、涅盤。整個畫面造型莊重,雕刻華美,是我國古代建筑和佛教藝術(shù)的杰作。
千佛巖
位于棲霞山紗帽峰到紫盆峰西的巖壁上。據(jù)傳,棲霞寺創(chuàng)建人僧紹曾夢見西巖壁上有如來佛光,于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齊永明二年(484年)開始與僧智度禪師在西壁上鑿佛龕,鐫刻了三尊佛像,這三佛合稱“西方三圣”,該殿也稱“三圣殿”。其正中無量壽佛連座高三丈三尺,是千佛巖中最大的佛,所以此窟名“無量佛”,又稱“大佛閣”。梁大同元年(504年)又傳佛龕頂上出現(xiàn)佛光,因而齊梁兩朝封建貴族如齊文惠太子、豫章文獻王及臣民以為佛祖顯靈,競相捐資鑿石造像,號稱千佛而得名千佛巖。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數(shù)丈,小僅盈寸,造型精美,與大同、云岡石窟南北齊名。千佛巖在宋明兩代,曾有修葺和增刻。巖壁上還有宋游九言所書的“古千佛巖棲霞寺”七個楷書大字。
南朝陵墓石刻
體現(xiàn)南京南朝古都神韻的藝術(shù)瑰寶--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蘇省內(nèi)共有32處,其中南京地區(qū)有19處,分布在江寧、棲霞等處,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劉宋,距今約1500年,19處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處,另有失考墓7處。
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約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鎮(zhèn)墓神獸、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幾種。鎮(zhèn)墓神獸分雙角天祿、獨角麒麟與無角辟邪三種,形態(tài)基本相似,均體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張齒露,目含兇光,腹部兩側(cè)刻有雙翼,四足前后交錯,神態(tài)威猛莊嚴。天祿與麒麟僅限用于帝陵,辟邪則專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棲霞區(qū)獅子沖陳文帝陳倩永寧陵前的天祿、麒麟,是帝陵石獸的代表作。它們相向而立,造型矯健靈活,雕刻手法細致圓熟,已脫盡漢代簡樸作風,給人以挺拔、豐滿的印象。而位于仙鶴門張家?guī)齑宓牧号R川王蕭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渾簡練,雕刻技法嫻熟,造型的整體和局部皆十分和諧,顯示出一種勻稱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稱華表,以棲霞十月村吳平忠侯蕭詹墓的碑文保存最為完整。南朝立碑較少,千百個樓毀散湮沒,流傳極少,而此碑巍然獨存。石碑通高5.61米,分碑首、碑身、龜趺三部分。碑身鐫刻當時著名書法家貝義淵所書 2840多字的楷體碑文,是十分罕見的書法藝術(shù)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而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shù)遙相媲美,在中國石雕藝術(shù)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石雕藝術(shù)的杰作,也稱得上是世界藝術(shù)寶庫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震過后,成都到九寨溝的空中航線一直保持暢通。目前,成都-九寨溝每天兩航班,航空公司表示,會根據(jù)客流量大小及時調(diào)整航班。 |
7月29日,北京圓明園遺址公園核心區(qū)域九州景區(qū),在關(guān)閉300年后首次迎接游人。大批免費游客來到14組園林景區(qū)觀光 |
|||
?谧鰹楹D系拇笮统鞘泻蜕虡I(yè)中心,匯聚了全島各地的特色。主要特產(chǎn)分為海鮮類、熱帶水果類、飲品以及紀念品 |
羊城近日酷熱連連,市民感覺猶如身處火山之中。不過,或許很多老廣都不知道,廣州鬧市中真的藏著一座古火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