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黃帝問道的圣地,國家5A級名山。他本身就是一卷令人讀不完解不透的歷史長詩。然而,歷代文人雅士凡登者聞?wù),莫不吟詩作賦,久而久之,積少成多,便形成了如此洋洋大觀的崆峒山詩詞湖海。工作之余,若泛舟于此,解讀崆峒之美景,體會古人之風(fēng)雅,必令人眼前為之一亮,心胸為之開闊。
然而,有關(guān)崆峒山的詩詞究竟有多少?據(jù)查舊版《崆峒山志》載192首,新版《崆峒山志》載232首,《崆峒詩選》收288首。也就是說300首左右。
第一,最早的崆峒山詩詞是哪一篇?
從《全唐詩》上查知,那就是初唐大詩人駱賓王的《邊城落日》(五古)詩,共16句,摘其八句:
紫塞流沙北,黃圖灞水東。
一朝辭俎豆,萬里逐沙蓬。
河流控積石,山路遠崆峒。
君恩如可報?龍劍有雌雄。
駱賓王(650—676),浙江義烏人,享年54歲。7歲能詩,先任長安縣主簿,后入朝為侍御史。為“初唐四杰”之一。后隨徐敬業(yè)起兵反武則天,兵敗后下落不明。其《討武曌檄》文辭華麗,對仗工整,特別是結(jié)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氣勢雄渾。還有“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皆是名句。連武則天聽后也連連嘆道:“此人不用,乃宰相之過矣!边@樣一位唐代大文豪,能秉筆題崆峒,而且還占據(jù)歷史之首,平?jīng)鋈藨?yīng)該引以為驕傲。同時,也可以佐證,崆峒山早在初唐時已有僧道廟觀無疑,至今約1300余年。
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駱詩:大唐開國,繼承了隋、漢版圖,東西南北中,可謂大矣。西北方:紫塞、流沙,即新疆、漠北,皆屬大唐。黃河經(jīng)過之地,青海的大小積石山,都在控制之中。至于說六盤山、崆峒山,雖說只有山路,但更不在話下。東邊:帝都(黃圖)長安從灞水以東,直指東海。
報皇恩,守國土,辭朝堂,逐征蓬,提寶劍,跨戰(zhàn)馬,近崆峒,遠積石,乃至紫塞、大漠,從詩中看似乎大有詩人親臨過此之意,至少是說:要重視邊城建設(shè),有邊城在,即有國防在,社稷在!
位于平?jīng)鍪形?1公里處,是六盤山支脈,海拔2123米,面積30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山峰數(shù)十座。北倚關(guān)山,南望太統(tǒng),背靠笄頭,面臨涇水,有“崆峒山色天下秀”之說,是我國道教第一名山。這里山勢雄偉,林海浩..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