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臺休息了一會,就接著繼續(xù)登山。進了朝天門就是上天梯,它是由70度石臺級砌成的,很陡峭,我們往上行走時,只能一個人看著一個人的腳跟往上慢慢爬。大約有300多級臺階。經(jīng)過磨針觀等景點,沿途看到很多名人題字后,來到了崆峒山主峰——馬鬃山。
馬鬃山是崆峒山主峰,海拔2038米。在馬鬃山的絕頂上,有一座規(guī)模最大的道觀——隍城,又稱太和宮、絕頂。這里現(xiàn)存有一組龐大的建筑群,有明代修建的太白樓,內(nèi)塑真武帝像、太白金星像;明代修建的三清殿,五楹重檐斗拱式建筑,上覆鐵瓦,金碧輝煌,內(nèi)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大乙元君、廣成天尊和黃帝神位。并存有10余通碑碣;北宋創(chuàng)建的真武殿,內(nèi)塑真武帝坐像;明代修建的玉皇殿、黃箓殿、藥王殿、太上老君殿等。另外在隍城北側(cè)有天仙宮,也稱子孫宮,大殿內(nèi)塑有三霄娘娘像和十二生肖化身像。
參觀了隍城繼續(xù)往上行,人也很累了,腳也開始發(fā)軟了。路過天仙宮、黃龍泉、靜樂宮、寒山寺等景點。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最后終于登上了到崆峒山的最高峰——香山。
香山海拔2123米。站在山頂往下望,崆峒山美景盡收眼底。很感嘆出家人很會挑地方,中國每一座名山都有出家人。崆峒山上有佛、道、儒三教并存。在山上休息了一會就從前山下山了。
臨來崆峒山之前,我在網(wǎng)上查看了一下關于崆峒山的介紹,得知崆峒山的胭脂河谷有個二郎石。關于二郎石還有個美麗的傳說 。
據(jù)民間傳說,當年黃帝到崆峒山問道,黃帝上山后,群臣們便在山下挖石取土,堆砌成山,以便迎接黃帝下山。大臣們干得正歡時,恰逢二郎神路過此地,他看了十分感動,也加入到筑山大軍中去了,那二郎神力大無窮,挑得多,跑得快,眼看一座山峰越來越高。玉皇大帝聞訊后說:“這山豈能高過崆峒山!”下令停止筑山。此時二郎神正從大象山取下兩塊方形巨石,已在石上打好扁擔眼,準備挑上山去,聽到玉皇命令后,便將兩塊巨石放置在胭脂河谷,這兩塊石頭就這樣永遠的保留下來。后人在石上鐫刻有“二郎石”三個大字。
可惜因為時間和體力的關系,我們沒有到胭脂河谷,沒能看到二郎石,頗有些遺憾。
位于平?jīng)鍪形?1公里處,是六盤山支脈,海拔2123米,面積30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山峰數(shù)十座。北倚關山,南望太統(tǒng),背靠笄頭,面臨涇水,有“崆峒山色天下秀”之說,是我國道教第一名山。這里山勢雄偉,林海浩..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