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瀑布
在泰山地區(qū),由于地形高峻,河流短小流急,侵蝕力強,河道受斷層控制,因而多跌水、瀑布。在斗母宮東澗內,由三個小跌水組成的三潭疊瀑,每級落差3米,潭瀑相連,頗具特色,因瀑流如龍飛舞,人們又稱它為“飛龍澗”。
三疊瀑布的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間歇性抬升、河流的侵蝕作用、巖石中發(fā)育的垂直節(jié)理有關。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明月高懸,便出現(xiàn)了三潭映月的奇觀,有“小三潭印月”的美稱。潭的北側有巨石,上書袁世凱少子袁克文的題刻“流水音”。游人至此,聽泉觀瀑,品茗賞月,醉心滌慮,流連忘返。清代泰安知府宋思仁曾在《斗母宮詩》中頌道:“滿澗松蔭塵不到,夜深風雨有龍歸!
東岳泰山,初名岱山,亦名岱宗,為我國五岳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于山東東部,總面積426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1987年5月被聯(lián)合國定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泰山巍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