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螺寺三絕景
紅螺三絕景之--御竹林
山門前的這片竹林為元代云山禪師所栽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據(jù)《懷柔縣志》記載:清康熙32年(公元1694年)圣駕紅螺寺降香,看到這片翠綠的竹林倍感新奇,即令身邊的官員清點(diǎn)竹子的數(shù)量為613株,臨走前叮囑寺內(nèi)的僧人和當(dāng)?shù)氐墓賳T要對竹林善加保護(hù),以便他常來觀賞,后來人們就稱這片竹林為“御竹林”。在竹林西北角還有一個照原樣恢復(fù)的“觀竹亭”,當(dāng)年清康熙帝就曾在原亭內(nèi)設(shè)御座賞竹。紅螺寺竹林四季常青長勢茂盛,有竹約百萬株,是京北地區(qū)面積最大、年代最長、長勢最好的一片竹林,所以被稱為“紅螺三絕景”之一。
紅螺三絕景之--雌雄銀杏
雄寶殿前有兩棵古銀杏樹,東邊的雌樹清秀矮小些,西邊的雄樹高大粗壯,這棵雄的銀杏樹,樹齡在1100年以上,樹高30多米,整個樹的圍度達(dá)到7米之多,雖逾千年但生機(jī)不減。每年春天雄樹開滿淡黃色的小花,秋天不見果實(shí),而雌樹每年春天不見花開秋天卻果實(shí)累累,人們覺得它們象天作一雙、珠聯(lián)璧合的夫妻,所以也稱他們?yōu)榉蚱迾。有句俗語說:“獨(dú)木難成林”,而紅螺寺中的雄銀杏樹卻有“獨(dú)木成林”之勢,因?yàn)樗鼜母块L出了十個筆直筆直向上發(fā)展的枝干,而且這十個支干又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傳說,當(dāng)?shù)厝讼鄠,每換一個朝代,這棵雄銀杏樹就從根部長出一個新的支干,現(xiàn)在是十個支干和一個主干。這兩棵銀杏樹春天是古樹吐新芽,夏天則枝繁葉茂綠樹成蔭,到了秋天,金黃色銀杏葉把大雄寶殿襯托得輝煌壯觀,惹人駐足留連。銀杏樹是孑遺植物,我國特有的植物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樹種,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所以雌雄銀杏被稱為“紅螺三絕景”之一。
紅螺三絕景之--紫藤寄松
在大雄寶殿后三圣殿前的院落西側(cè),是“紅螺三絕景”之一的紫藤寄松。這景是一棵平頂松和兩口藤蘿構(gòu)成,這棵平頂松高約6米,枝分九杈,把它有力的臂膀平行的伸向了四面八方,而兩棵碗口粗的藤蘿又如龍盤玉柱一樣爬滿了整個枝頭,為這棵松樹增添了媚嫵之感,而且松藤并茂形成了一把天然的巨傘,遮蔭面積近300平米。每年5月初,滿架的藤蘿花就象一串串的紫瑪瑙墜滿整個枝頭,如一片紫色的祥云浮點(diǎn)擊進(jìn)入云浮 目的地點(diǎn)擊進(jìn)入云浮 旅游超市在殿宇之間,濃郁的花香飄滿整個寺院。古時候每年花季,本寺的住持,就會邀請京城附近寺院的住持長老、名人雅士來紅螺寺,坐在樹下賞花論道。元代《紅螺山大明寺碑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微風(fēng)夜聽金鋃鐺,諸天衛(wèi)法藤蘿旁”,此景至少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俗話說:“藤纏松,松難生”,而紅螺寺中的松藤卻和睦相處了800多年,藤不離松,松不辭藤,相親如初,所以它被稱為“紅螺寺三絕景”之一。
紅螺寺始建于東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統(tǒng)年間易名“護(hù)國資福禪寺”,因紅螺仙女的美妙的傳說,俗稱“紅螺寺”。紅螺寺為十方常住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園林,..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