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浮在世界“肚臍”上
飄浮在世界“肚臍”上,不會游泳的貓也學會了仰泳,放松下來,身體像一葉扁舟順風漂蕩,看著好像很輕松的樣子,實際上很累的,老得勾著脖子,因為眼睛或是嘴里哪怕進了一滴水,那苦澀異常的滋味也足以讓你記住一輩子,因為這是來自地球心窩的一汪苦水。

我們從安曼向西驅車約1小時便到了死海,它位于約旦和以色列之間一個南北走向的大裂谷(東非大裂谷末端)的中段。嚴格地說,死海應為約旦、以色列和未來巴勒斯坦三國共有,它實際上是個內陸咸水湖,南北長82公里,平均寬16公里,總面積1049平方公里,湖面低于海平面407米,比吐魯番盆地還低250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內陸湖,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地球的肚臍”。

只見公路邊陡坡鱗接,各色巖層在陽光下像珊瑚翡翠一樣晶瑩閃爍,如果稍加留意,一塊用阿英兩種文字書寫的路牌躍入眼簾:“這里是海平面線”,汽車由此往下坡開去,不久死海就展現在眼前。貓貓的第一感覺就是:好安靜!岸邊沒有柔軟的沙灘,沒有花草樹木,海水里沒有魚蝦,也沒有其他水生植物,水面上甚至連一只鳥也看不到。

我們的酒店DeadSeaSpa就在死海邊上,這里集中了很多四五星的酒店,每家在死海邊上劃出一塊作為自己的“私家領地”,客人換上泳衣可以直接從酒店來到死海邊漂浮或泥浴。本來不打算下去的貓貓在同伴們的招呼下,也回去換上了泳衣,海水很暖和,浮力確實不下,身體一放松,很快就漂了起來。最可笑的是,不知道怎么站起來,其實已經快坐到水底了,還在問岸上的同伴怎么能夠站起來,被告知用手撐一下就可以了,一下水腦子就壞掉的貓,竟然傻乎乎地問:用哪只手?同伴也哭笑不得,結果手往下一摸,果然就摸到了水底,于是很狼狽地站了起來。
嘗試了一下發(fā)現挺好玩的,于是貓貓又下去漂了會兒,可是掌握不好平衡,在水里撲騰了幾下,結果還是不小心吃了海水,那個味道,苦澀苦澀的,要多難受有多難受了。最不幸的是進了眼睛,很快,火辣辣地直冒眼淚,有經驗的人都會在海邊放瓶淡水,以防進眼睛可以沖洗,貓貓趕快跑到岸上,找到水龍頭,好好洗了洗,才緩解下來,這下對死海是敬而遠之了。

據說海水含鹽量為23%-25%,最高達33%,是一般海水含鹽量的4倍,水中又嚴重缺氧,除個別微生物外,沒有任何動植物可以生存。死海的成因很簡單,這個地區(qū)氣候酷熱(年平均氣溫25℃),水蒸發(fā)量極大(夏天每小時平均蒸發(fā)1英寸的水),注入死海的約旦河水遠遠小于蒸發(fā)量,大量的鹽沉積了下來,除此之外,死海水中礦物質成分占33%之多,尤其是溴、鎂、鉀、碘等含量極高,自古以來,便有醫(yī)療保健功效,據說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就曾用死海水療傷。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曾在他的著作中述及過死海水的功用。

第二天早上貓貓又來到海邊,專門體驗死海黑泥,岸邊有幾處已經被挖出來的泥坨子,我們挑了一處顏色比較深的開始挖泥,把刨出的泥涂抹在身上,滑滑溜溜的,人家是美白,我們是美黑,抹上黑泥,大家開始擺出各種Pose,模仿街頭活雕像,拍夠了,才重又下到水中,洗掉身上的泥,開始日光浴。順便說一下,同伴中有去過以色列死海的,比較一下,說約旦這邊的死海要干凈許多,而且水底沒有那么多碎石,以色列的死海非常扎腳,必須穿鞋才可以下去,這邊的海灘和水底都很柔軟的.

盡管死海地區(qū)終年陽光燦爛,但光線中的紫外線輻射強度卻小于其他地區(qū),特別是紫外線A和B的輻射比較弱,因為在海平面之下,陽光要穿過特別的大氣層,穿過由于海水蒸發(fā)而帶來的化學元素形成的天然濾光網以及厚厚的臭氧層,這樣就阻擋了部分紫外線,即使長時間曬太陽也不用擔心被曬傷,而且這種特殊的光照條件對治療皮膚病,甚至青光眼等一些眼科疾病也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不少歐美游客都喜歡在海邊曬日光浴。

在死海玩了一天,貓貓注意到死海水面上總是彌漫和飄散著一層柔柔的水霧,海水碧綠,水面平靜如鏡,沉寂無聲,沒有一絲波紋,傍晚時分兩邊的山巖清清楚楚倒映在水中,給海水投上一抹嫩紅,對岸便是以色列了,人們相信死海是圣經中所提及的五個城市(Sodom,Gomorrah, Admah, Zeboiim,Zoar)的所在地,在這個中東紛爭不斷最敏感的地區(qū),似乎只有死海,幾千年來一直這樣平靜,當地的景觀與古代相比幾乎沒有改變,一個讓人感到迷離與神奇的地方。
死海邊的酒店組圖:


